中性粒细胞减少.ppt

中性粒细胞减少.ppt

ID:48171601

大小:78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17

中性粒细胞减少.ppt_第1页
中性粒细胞减少.ppt_第2页
中性粒细胞减少.ppt_第3页
中性粒细胞减少.ppt_第4页
中性粒细胞减少.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性粒细胞减少.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感染防治报告人:雷旭东病例特点病例特点中年男性化疗后第3天,出现发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住院期间出现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特点患者基本信息任某,男,58岁,身高172cm,体重59kg,体表面积1.7m2。入院时间:2012-2-18主诉:间断发热、咳嗽伴头晕、乏力1月。既往病史:否认。既往用药史:否认。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肿瘤疾病史。药物过敏史:否认。血压:140/81mmHg。血型:O。确诊:多发性骨髓瘤,伴脾肿大。2012-2-22行VAD(VCD0.5mg1-4d,THP20mg1

2、-4d,DXM20mgbid1-4d)化疗方案。2012-2-27化疗后第2天,查血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2012-2-28化疗后第3天,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双肺具有湿罗音,体温为38.5℃给予咽拭子+药敏发热可能是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出现严重潜在性感染存在的唯一象征,怎么办? 如何进行危险性评估? 应该做哪些检查和培养?如何进行危险评估?对于有发热表现者,进行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危险评估(A-Ⅱ)参考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学会(MASCC)评分系统。a.高危患者MASCC<21;推荐入院接受经验性抗菌治疗(B-Ⅰ)b.底危患者MASCC≥21;适合口服或

3、门诊经验性抗菌治疗(B-Ⅰ)大多数专家把有预期较长(时间>7d)及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或明显的内科合并病定为高危患者,推荐入院接受经验性治疗(A-Ⅱ)低危患者,包括预期较短(时间<7d)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无极少合并病者,适合口服经验性治疗(A-Ⅱ)应该做哪些检查和培养?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等;血生化:肌酐、尿素氮、电解质、转氨酶和胆红素在内的等(A-Ⅲ);血培养:一套采自PICC管腔、一套采自外周血;痰培养(A-Ⅲ)胸部X片依据MASCC评价系统的评价结果:该患者为高危患者,在培养结果未回的情况下,如何选用抗生素?中性粒细胞减少肿

4、瘤病人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真菌细菌:金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真菌: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素广谱覆盖G+、G-、厌氧菌不易诱导耐药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住院静脉应用经验性抗菌药物药师建议药品名称不利/有利氨基糖苷类广谱,必须和β-酰胺类、喹诺酮类、联合使用,可引起中毒性肾损害抗假单胞菌青霉素抗G-菌活性,如果不与氨基糖苷类联用,可产生耐药性。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不单独用三代头孢和头孢吡肟抗G-菌活性强,部分具有抗G+菌活性,部分药物可产生二重感染。如果不与氨基糖苷类联用,易出现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碳青霉烯类超广谱。如果

5、不与氨基糖苷类联用,易出现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单环β内酰胺类对β-酰胺类过敏者可换用,经验型治疗和万古霉素联用,加用氨基糖苷类可使耐药性产生最小化。不能单独用于治疗。喹诺酮类广谱抗G-菌活性,可用于β-酰胺类过敏者,如果常规用作预防会产生耐药糖肽类强大的抗G+菌活性,通常用于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高发的治疗中心。两性霉素b经验性抗真菌药,治疗播散性真菌性感染,不良反应多,卡泊芬净抗曲霉菌和念珠菌氟康唑对口咽部和播散性念珠菌病有效。但预防用药易产生耐药菌株。伊曲康唑抗曲霉菌,不良反应多。化疗后主要治疗药物药物名称用法用量起始时间停止时间用药目的白介素-111.5m

6、gqdivgtt2012-2-262012-3-1升血小板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00mgqdivgtt2012-2-292012-3-12促粒细胞重组人红细胞5000uqdivgtt2012-2-272012-2-27促红细胞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qdpo2012-2-272012-3-12保护胃黏膜西咪替丁0.4gqdivgtt2012-2-272012-3-12保护胃黏膜果胶铋1500mgqdivgtt2012-2-272012-3-12保护胃黏膜沙利度胺50mgqdpo2012-2-272012-3-12抗肿瘤盐酸氨溴索注射液qdivgtt2012

7、-2-272012-3-12止咳化痰还原型谷胱甘肽qdivgtt2012-2-272012-3-12保肝根据药物对肝脏、肾脏、骨髓的不良反应根据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风险药师建议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去甲万古霉素与阿米卡星予物理降温,留血培养查血常规胸部CT平扫纤维支气管镜,痰液送培养建议病房彻底消毒2012-2-28至2011-3-2(经验治疗阶段)肺部感染?导管相关败血症?3月3号血RTWBC0.5×109/L,NE%36%,NE0.18×109/L,RBC1.86×109/L,PLT12×109/LPCT0.67ng/ml气道内黄色粘痰胸部CT提示未见异常体温

8、38.0℃如何看待培养结果?患者体温38.8℃,WBC0.5×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