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ppt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ppt

ID:48196836

大小:17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15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ppt_第1页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ppt_第2页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ppt_第3页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ppt_第4页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次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及新特点正确看待宏观调控和当前的经济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次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指导思想真正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及时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及新特点原则: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特点:重点突出,未雨绸缪,力度得当,抑扬并举。正确看待宏观调控和当前的经济状况宏观调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正确看待

2、宏观调控和当前的经济状况宏观调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成就:“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原因:“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好“两项减免、三项补贴、四项保障”正确看待宏观调控和当前的经济状况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还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仍相当紧张,

3、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就业压力趋紧。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妥善处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把工作重点真正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要实行

4、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重视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要不断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理论分析经济常识:通货膨胀、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和手段;央行的职能,财政、税收和银行的作用;农业;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等。哲学常识: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坚持适度原则;两分法;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发展观;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正确的价值观等。政

5、治常识: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党的领导地位、领导方式、三个代表等。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此回答1-3题。1.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为此要(B)(1)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加强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3)加强政府对企业经济工作的领导(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1)(2)(3)B(1)(2)(4)C(2)(3)(4)D(1)(3)(4)2.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下列举措中不

6、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C)A提高贷款利率B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C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D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3.中央指出,在落实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这集中体现了(A)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C普遍联系的观点D变化发展的观点针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出现的投资“过热”状况,2004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上述行业贷款并建立预警制度。今年以来原材料、粮食、原油价格均有所上涨,物价总水平上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998年至2004年1月1日,人

7、民银行先后四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再根据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而是根据企业的信誉、风险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逐步形成了按照贷款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格局。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此次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银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中国人民银行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到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