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doc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doc

ID:48208782

大小:2.02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22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doc_第1页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doc_第2页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doc_第3页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doc_第4页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整理人:大亚湾第一中学曾繁开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D.柴达木盆地2、A点的绝对海拔高度可能是()A.1340m、1330mB.1320m、1350mC.1320m、1330mD.1350m、1340m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答案:1、D2、A3、B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地区的盛行的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我国哪一类

2、地区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是()A云贵高原B黄淮平原C珠江三角洲D塔里木盆地3、我国此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B2、D3、C(2002年北京春招卷)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H<41B、49<H<50C、59<H<60D、60<H<61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

3、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1、B2、C3、C(2013年,福建文综,9~10题)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图49.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答案】D10.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2014年,安徽文综,31~32题)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

4、)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31~32题。3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10a)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31.A32.C皮拉大沙丘

5、(图3)位于大西洋畔的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皮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据此回答5~6题。5.皮拉大沙丘向内陆推进的主要原因是A.受盛行西风影响B.沿岸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降水少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6.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答案:5.A6.C二、综合题(2013全国新课

6、标Ⅱ,36题)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

7、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1分)(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3)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

8、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