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焙阳极技术.doc

预焙阳极技术.doc

ID:48359109

大小:6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预焙阳极技术.doc_第1页
预焙阳极技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预焙阳极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焙阳极技术1.概述目前几年中国的铝电解工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和世界铝工业中心转移的影响,在短期内经历了小自焙槽改造,铝-电联营,煤-电-铝联营三个阶段,原铝产量1998年为241万吨(其中预焙约占30%,自焙槽占70%),到2003年底猛增到538万吨(其中预焙约占70%,自焙槽占3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这在世界铝工业的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在这个浪潮中,铝生产厂家从原来那种技术落后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从关心产量为主转变为关心技术发展;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国际铝电解技术,给国内铝电解技术的发展制造了一个契机。我国300

2、KA以上的大型电解槽蓬勃发展,刺激国内电解槽辅助技术-阴、阳极的蓬勃发展。这个浪潮过去之后,原铝生产将进入增长的平台期。铝生产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走上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的道路,中国的铝工业将出现发展重心的转移,老厂的挖潜改造、增产增效、节能降耗成为发展的重心,强化电流和延长槽寿命则是重中之重。预焙阳极作为预焙电解槽的阳极导电材料,在服役期间参与电化学反应,是铝电解最重要的辅助材料之一,它直接影响电解铝生产成本、铝电解槽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操作环境。它的发展和铝电解技术的发展如影随形。大型预焙槽技术已经成为现在中国铝工

3、业主导技术,本文主要讨论预焙阳极的技术问题。2.中国预焙阳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1技术发展历史简要回顾我国最早的、工业性的预焙阳极电解槽是1967年投产的郑州铝厂75KA预焙阳极电解槽。阳极炭块用挤压法生产,阳极炭块尺寸为400×400×1150mm。70年代初,吉林炭素厂、抚顺铝厂进行振动成型生产预焙阳极炭块试验,获得成功。80年代初,贵州铝厂从日本引进振动成型生产线,促进了我国振动成型生产阳极炭块技术的发展。到80年代,我国各大铝厂的预焙阳极炭块都采用振动成型生产,最小的尺寸为740×400×450mm(抚顺铝厂),最大的尺寸

4、为1450×660×540mm(贵州铝厂、沁阳铝试验厂),重达750~780Kg。随着贵州铝厂的技术引进,将我国的预焙阳极技术和规模推上一个新的平台,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形成了我国预焙阳极的国家标准,如表1所示。之后,我国在不断改进阳极配方和阳极工艺条件。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成功开发了多项大型阳极专用设备,并和水城钢厂联合进行了改质沥青实验研究。贵州、青海、白银、青铜峡、平果、郑州等铝厂先后与郑州轻金属研究院合作,根据国产原料的特点,改进传统配方,采用大颗粒配方,热煤油加热、振动成型、改进原料和生产工艺,提高了预焙阳极的质量。这一

5、技术支撑中国铝工业走过十多年的道路,形成近百万吨的预焙电解铝产能。表.1 中国预焙阳极质量标准指标名称单位振动成型(GB8742-88)挤压成型(YB2809-78)TY-1TY-2一级二级灰份%<0.5<1.0<0.5<1.0电阻率Ωmm/m<55<60<60<65耐压强度N/mm2>29>29>35>35体积密度g/cm3>1.5>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