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新教材.doc

如何用好新教材.doc

ID:4843847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28

如何用好新教材.doc_第1页
如何用好新教材.doc_第2页
如何用好新教材.doc_第3页
如何用好新教材.doc_第4页
如何用好新教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用好新教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用好新教材时间:2011.12.17地点:远程室主题:如何用好新教材讲课人:田永奇内容: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市实验区的生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验工作中,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变,但是离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就如何上好新教材谈谈我个人的想法。一、用好新教材的先导是努力转变教育观念1.教育观念的涵义。教可以说教育中的每个问题都存在观念问题,它通常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观点。例如,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表现了不同的教育观

2、念,即教育观念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实、积极与消极之分,凡是与客观实际相吻合,能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教育观念就是正确和先进的,反之,则是错误和落后的。2.教育观念的功能。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转变教育观念是上好新教材的先导。我们广大实验教师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教材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如果教师不提高认识,不转变观念,是不可能掌握新课标新教材的。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育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

3、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在头脑中构筑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体系,做一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师。3.教育观念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是人们通过对教育的观察、思考与实践而获得的认识成果,因此是人们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教育观念的获得来自接受各级各类培训。应该说,接到课改任务之初,实验教师是茫然的,因此接受培训是当务之急。对实验教师提出了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对如何上好新教材、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等进行了专题研讨,为实验教

4、师提供了教学课例并对课例进行了现场点评。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使实验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有了一定的转变,对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新课程教学有了一定的帮助,希望各位实验教师珍惜每次培训的机会,积极参与,跟上课改的步伐。(2)教育观念的获得来自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我们可以在学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学习优秀教师先进经验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建立起新的教育观念。我认为,要获得先进的教育观念,必须重视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的学习。(3)教育观念的获得来自于教学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教学实

5、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激发教师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求,产生新想法和看法。二、用好新教材的前提是正确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学的依据,是评价的依据,所以要上好新教材,必须正确把握课程标准。三、用好新教材的基础是认真准备教学设计上好新教材的基础是认真准备教学设计,我们给大家提供了由省、市级骨干教师设计的教学案例,供大家在备课中参考。(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二)课前准备1.实验准备。2.教具准备。3.练习准备。(三)教学流程

6、1.激趣引学(设置情境、设疑启动)。2.探究交流(自设二级题目)。3.总结提高。4.作业设计。(四)课后反思四、用好新教材的保证──实现课堂教学要求1.教学目标。要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标准》课程目标、学科实际、学生实际全面、具体、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能力目标(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并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和贯穿于教学活动中。2.教材处理。要把握教材中各个栏目设置的宗旨、内容和《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要根据教学目

7、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技术手段和适宜的教学方式,精编精选练习等,为落实教学目标做好铺垫。3.科学方法。要重视科学方法教育,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调查的方法、实验的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4.课程资源。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善于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广泛利用媒体资源、挖掘利用隐性资源进行教学。生物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自制教具、标本和简易模型,参与开发生物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为教学服务。5.课程环境。要营造一个新的课程环境

8、,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组织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计划的行为,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批判思维和选择、决定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传递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