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液液微萃取.ppt

分散液液微萃取.ppt

ID:48513979

大小:34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22

分散液液微萃取.ppt_第1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ppt_第2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ppt_第3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ppt_第4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散液液微萃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双酚A(BPA)、辛基酚(OP)、壬基酚(NP)和对特辛基酚(POP)等酚类环境污染物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极微量就能严重干扰人的内分泌功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建立该类毒物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在环境分析和食品分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常用液液萃取法(LLE)[4]和固相萃取法(SPE)[5,6],但存在萃取率低、有机溶剂消耗大、操作繁琐等缺点。自2006年Assadi等[7]首次报道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liquid-liquidmicroextraction,DLLME)以来,因其所需萃取溶剂量少、萃取速度快、萃取效率和

2、富集倍数高、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逐渐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分离富集技术[8],DLLME已被应用于多种酚类化合物的萃取[9,10]。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DLLME和荧光衍生化的有效结合,实现室温下小体积环境水样中4种酚类污染物的快速、简便、高效萃取,为环境分析工作提供有效途径。由于在酸性条件下酚类化合物才完全以分子形式存在,有利于有机溶剂萃取,因此本研究用稀盐酸将水样pH调至4.0再进行萃取。以HPLC-FLD测定的峰面积为参照,用同一份加标水样对比优化DLLME参数。在DLLME中,萃取剂和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是影响萃取效率的重要因素。对4种萃取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

3、化碳和辛醇)和4种分散剂(乙腈、甲醇、乙醇和丙酮)分别组合考察。结果发现,氯仿与乙腈组合时,不但能够形成稳定的两相,而且HPLC响应值最高,干扰物少,且回收率稳定。因此实验选定氯仿作为萃取剂,乙腈作为分散剂。考察了萃取剂和分散剂的用量,发现萃取剂氯仿用量为70μL(图3a)、分散剂乙腈用量为400μL(图3b)时,萃取效率最高。为建立快速微萃取方法,在上述最佳条件下优化了萃取时间,发现在漩涡混匀器上剧烈振荡3min即可获得最高的HPLC响应值。采用上述最优化条件进行一次DLLME后,完全吸取下层有机相,再对该水样进行一次DLLME提取并衍生化后进行HPLC-FLD测定,未

4、见4种酚被检出。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LLME条件对酚类污染物的萃取率高。传统的有机溶剂液液萃取法[4],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应用该方法进行提取,3次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均低于70%。DLLME法与其相比,具有有机溶剂用量少、快速、简便、萃取效率高等优点。利用DLLME技术与高灵敏荧光衍生化相结合的策略,建立了4种酚类污染物的HPLC-FLD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灵敏、快速、准确、环境友好等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检测结果显示,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酚类内分泌干扰物,需进行水处理和监控,以减少对生态系统和饮用水的污染。样品前处理方法吸取5mL环境水样于尖

5、底离心试管中,加入400μL乙腈作为分散剂,70μL氯仿作为萃取剂,室温下漩涡振荡萃取3min,高速(12000r/min)离心2min,精确吸取下层有机相50μL,氮吹至干,用乙腈复溶后待衍生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