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观察入手激发习作兴趣.doc

指导观察入手激发习作兴趣.doc

ID:48527978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5

指导观察入手激发习作兴趣.doc_第1页
指导观察入手激发习作兴趣.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指导观察入手激发习作兴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指导观察入手激发习作兴趣向先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达到这种目标并不容易。许多学生开始初学习作,有“怕作”、“厌作”的情绪,积极性不高,总是处于被动习作状态,这样下去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挫伤学生的习作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小学生喜欢习作的为数不多。学生往往厌倦写作文,怕写作文,对写作不感兴趣。一篇作文写下来,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三两句就写完了。即使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熟悉的人或事

2、物,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不吸引人。原因何在?归根结底是小学生不会观察事物。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认为,应从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入手。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是不完善的,他们在观察过程中,具有无意性,情绪性,轮廓性和片面性等心理特点,据此,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激发观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

3、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就变成一种兴趣,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主动观察的好习惯。  2.明确观察目的任务。在观察活动中,学生感知的选择性是受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或学生向自己提出的目的任务所制约的。因此观察的目的任务越明确,观察对象的反映就愈完善,愈清晰,观察的效果就愈好。所以在观察前就一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把注意力指向观察目标。进行有的放矢地观察。如观察一个人,说说他(她)的身材,长相,穿着打扮,给你怎样的印象。然后用一段话写下来。一开始,我先解释:身材,就是指一个人的高矮胖瘦;长相主要指一个人的五官,如

4、:脸蛋,眼睛,鼻子等;穿着打扮也就是指一个人穿着什么衣服;给你印象怎样,如:天真活泼、和蔼可亲热情奔放等。要求学生观察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人。这样,学生观察目的明确了,观察任务具体,观察就细致,写出来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如班上一个同学这样来写自己的表弟的样子:“我的表弟明明,今年四岁,胖乎乎的,他长着一个大大的脑袋,头发又细又少,白白嫩嫩的小脸肉嘟嘟的,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着长长的睫毛。要是他咧嘴一笑呀,就露出两颗刚长出来的贝齿,圆圆的两腮上便显出两个小酒窝。最有趣的……”学生个个写得头头是道,活灵活现。这就是因为他们观

5、察得细致。同时在观察中,教师要发挥指导语的定向调节作用。如在带学生到大自然找春天的活动中,学生面对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竞相开放的花朵,提出为什么灯笼花又叫“倒挂钟?”为什么牵牛花又叫“喇叭花”?我随即用语言一点,“你们仔细观察它们的样子是怎样的?”经我一点,学生豁然开朗,找到了两者之间形状上的相似之处。  3.指导观察方法。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而在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任务后,必须具体地指导观察方法。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能力。一般以教材为主要依据,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课内和课外结合,

6、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观察方法。  ①顺序观察法.(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观察,按事物的空间顺序观察。)如在教《周总理的睡衣》一课的插图时,教学生先要粗知画面,从整体上认识图上画的是邓奶奶在给周总理补睡衣。然后有顺序地观察画面的每一部分:邓奶奶怎样补睡衣,女护士怎样看睡衣,他们的跟前放着的是什么。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观察,加深对画面整体特征的认识。在指导学生观察写《我们的教室》时,采用平视,按中间——四周——上下的顺序观察。  ②对比观察法。由于小学生的知觉具有主观性的特点,运用对比观察法,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

7、地抓住事物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有位学生在春天中比较观察了柳树和梧桐树发芽的过程:“当柳树爆出半粒米大的芽芽时,梧桐树还光秃秃的。过了三月,柳树芽已变成宽阔的绿叶,而梧桐树的秃枝上才出现一些绿点点。可是再过几天,梧桐树的叶子长得比柳树叶子大多了。”从而发现了柳树“发芽快,长得慢”,梧桐树“发芽迟,长得快”的特征。  ③联想观察法。如在指导学生观察劳动场面,从农民挥汗如雨,辛勤耕作的情景,联想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观察体育比赛,从运动员熟练的技艺,联想到他们平日刻苦训练的情景等等。二、激发学生写的愿望,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除

8、了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事物外,还要让学生乐意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以讲促写。这里的“讲”,不是教师讲,而是由学生在观察事物后,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自己当“小先生”讲给同学们听。讲前先拟提纲,或拟提问的问题。学生要“讲”得具体、生动、事先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