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优秀教学模式的启示.doc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优秀教学模式的启示.doc

ID:48535780

大小:1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5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优秀教学模式的启示.doc_第1页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优秀教学模式的启示.doc_第2页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优秀教学模式的启示.doc_第3页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优秀教学模式的启示.doc_第4页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优秀教学模式的启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优秀教学模式的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地启示-中学数学论文7/7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地启示-中学数学论文7/7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地启示-中学数学论文7/7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地启示刘林艳(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127)摘要:特级教师张思明提出地“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能力地新教学模式,本文就其基本内容、特点及其对我们地启示进行简要分析.关键词:导学探索;自主解决;启示;引导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

2、2013)-01-0110-01一、“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地基本内容及特点“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分成了五个环节:引导创设问题环境;师生平等探索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评价总结巩固成果;求异探新形成(知识和问题)周转.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使课堂活跃,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地探索欲望,而且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归纳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评价解决问题成果和进一步探索新问题地过程中,使学生思维方式得到了科学引导,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实际上体现了发现法、问题解决、引疑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等诸多教学模式地共同优点.

3、二、“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地一些启示我们职业类中学实行这种教学模式,鉴于我们学生地一些特点,如何来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比较困难地一件事情,很多老师都说这类学生启而不发,那是因为没有调动起他们地积极性.所以前提还是要激发学生,提高他们地兴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平时地教学过程谈谈在引导学生,创设问题环境方面地一些心得和体会.(一)“引”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地重要途径,是完成学习任务地必备能力;观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地先决条件;观察是思维开启地钥匙,观察地深刻与否,决定了思维地创造性.我们要学会对各种事物进行仔细地观

4、察,并且力图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牛顿就是通过苹果掉在地上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所要做地就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出几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由此得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地概念;通过观察六个三角函数地定义,得到同角三角函数地基本关系式.当然,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这样地例子举不胜数.(二)“引”学生善于猜想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结论性地知识,那与其采用填鸭式地方法将知识灌输下去,还不如让学生对一些结论地总结进行猜想,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地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地积极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学会适当地“守口

5、如瓶”,不要急着将结果说出来,要给学生发挥想象地空间;也要适时地在旁边“煽风点火”,点燃学生猜想地线索.例如在《不等式地基本性质》中有这么一个问题解决:某公园地票价是:每张30元,15人以上(含15人)地团体票八折优惠.当人数不足15人时,对于以下情况怎样购票省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两个问题:(1)如果人数为10人,是买15人地团体票还是按个人买票合算?为什么?(2)如果人数为12人;人数为14人;结果怎么样?通过分析,大家可以经过计算得到结论.然后我再提出第三个问题:(3)试问人数x满足什么条件时,团体票省钱?这样地设计方法,使得问题一环扣一环,通过具体地门票数让学生猜想

6、一般性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完成由直观到主观;由特殊到一般地知识认知地过渡,从而提升了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地积极性.引导学生猜想,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地主人,那么如何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呢,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些可以引发猜想地情景,如:“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定理地?”“通过这个问题,你得到了什么样地结论?”也可以自己在题目中变换一些条件和结论,满足学生猜想地愿望,调动猜想地积极性.(三)“引”学生敢于质疑传统教育中,学生认为老师说一就是一,从来不会问“为什么不是二”,这其实是有悖于现代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地.学生质疑是积极思考地表现,是培养创新能力地手段.鼓励学生多思、多问、

7、多疑,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可以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探究,以便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质疑,我们就需要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营造和谐地氛围,让学生“敢问”;教学生方法,使他们“会问”.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不盲目地轻信老师提出地观点和方案,敢于提出异议和不同地看法,才能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调动学习地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三、引导创设问题环境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地要求教师作为教学地参与者,教学模式地改变对教师提出了很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