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经销商的“无间道”.doc

酒类经销商的“无间道”.doc

ID:48555247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27

酒类经销商的“无间道”.doc_第1页
酒类经销商的“无间道”.doc_第2页
酒类经销商的“无间道”.doc_第3页
酒类经销商的“无间道”.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酒类经销商的“无间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毒攻毒   使用时机:竞争对手恶意冲货。  商家自述:我是做葡萄酒代理的,主要走酒店、商超渠道,销量一直不错,算得上厂家的样板经销商。有一次,超市中有外省的货冲过来,价格卖得低很多。我赶紧让业务员收了这批货,但没多久,又有一大批货冲了过来。我一方面核查货物的来源,另一方面和厂家联系。经过核查,这批货是外省的王老板的,我赶紧和王老板进行沟通,但他拒不承认,而且态度极为恶劣。我只好向厂家“告状”,厂家说,王老板是个大户也比较难缠,他经常冲货,厂家也找他谈过几次,但他总是屡教不改。既然厂家也想整顿他,这就好办了!于是我和

2、厂家进行“密谋”,厂家发一批王老板代理的产品,这批产品是有些质量问题的,然后我来举报王老板卖假货,厂家再扣压所有冲货产品,我们合演一出“双簧”戏。冲货加上假货,王老板有苦说不出,事后气焰小了很多。   点评:在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谢逊有一套厉害的七伤拳法,威力很大,能让对手身受重伤,而在外表看不出来;但缺点是对自身伤害也很大。经销商以恶制恶,像打了一套七伤拳,有效打击了冲货,但利用假货的方式间接伤害了品牌的美誉度,实际上也给自己造成了伤害。   以退为进   使用时机:厂商关系恶化,经销商报复。  商家自述:我

3、是本地第一个做黄酒的,那时黄酒还不像这两年环境那么好。我和厂家一起引导消费,但后来市场好了,厂家的眼光也高了,我们之间的矛盾经常发生。后来,厂家干脆另找了一家代理商,接管市场。我当然很不服气,辛辛苦苦做下来的市场拱手让给了别人。我迅速代理了另一款黄酒,同时,我利用现有的库存,继续在酒店销售。在处理库存过程中,我把一些破损产品铺了进去,并抬高了价格,很快这款黄酒的市场销量迅速下滑,接着我加强了对新品的推广,这样既给对手设置了障碍,又发展了新品。   点评:厂家在处理经销商关系时有上中下三策:上策,通过沟通,好说好散;中

4、策,通过迂回的方式,不留下隐患;下策,二话不说,直接砍掉。在上述案例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厂家处理不当造成的。经销商虽然出了一口恶气,但商业信誉会受到影响,因为厂家会想:说不定,哪天这小子不合作了,也会在背后捅我一刀。   暗修“无间道”   使用时机:不熟悉产业特性。  商家自述:我是做白酒的,这两年看到黄酒势头不错,也想沾点光,但黄酒是潜力型产品,不能盲目引进。我对黄酒一窍不通,手下也没人懂。为了减少风险,我派出两位精干的业务人员,一个赶赴浙江,一个在本地,通过关系让他们分别应聘进入两家黄酒厂的驻地办事处做业务员。

5、打工是假,学习是真,我仍给他们发同样的工资,但要求他们学习黄酒的产品知识、厂家策略、运作方式,收集各类成功或失败的市场案例,每个月回公司一次,给其他业务人员做培训。半年后,这两名业务人员对黄酒产品的理论知识和运作已经入门,我觉得时机成熟了,马上召回这两名业务员作为项目经理,负责引进一个小厂家的黄酒产品,做小范围的试验型操作。之后,我从收集的厂家信息中,选择合适的厂家来接触,洽谈产品引进工作。因为成竹在胸,我在进货上出手阔绰,让厂家刮目相看,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结果,黄酒产品在当年为我增加了近三成的盈利。   点评:这

6、种暗修“无间道”的学习方式,看起来成本增高了,但加大了新品引进后的成活率,尤其是适用于还没形成市场规模的新品。但人员的选择很重要,毕竟厂家的办公环境、工作平台要强于经销商,派去“卧底”的人难免有立场不坚定、最后弄假成真的。此外,要了解市场,了解厂家,可以同时使用其他方式,比如前期大量的市场调研,到厂家的样板市场去考察,向行业媒体打听等等。   “苦肉计”   使用时机:陷入恶性价格竞争的漩涡。  商家自述:我对商超促销问题很苦恼。1999年我刚入行时,市场还是相对单纯的,没这么多的恶性竞争。现在超市买赠促销是家常便饭

7、,比如买二赠一、买一赠二,甚至是买一赠三。其实,大家都是在原有产品售价的基础上提高到足够的空间,再进行买赠促销。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埋单的还是消费者。但现在很多消费者已识破了这种加价游戏,促销要有效果,必须寻找新的促销办法。我反其道而为之,在当地的连锁商超中用“疯狂底价”活动来戳穿买赠谎言,直接把价格打到底,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这个活动很成功,很多连锁店的库存告急,采购经理把电话打到我公司催货。   点评:底价促销的效果很明显,运用得当会迅速提升销量,但底价促销也是一把双刃剑,舞得不好,很容易伤害自身的价格体系。商

8、家总不能天天底价销售吧?底价之后还要把价格拉回去,这就需要经销商在做底价销售时要有一个系统的活动,既放得下,又收得回。   借力打力   使用时机:产品不符合本地消费习惯。   商家自述:我在温州代理山西一款保健酒,但一直没打开销路,因为“椰岛”和“劲酒”在当地先入为主,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习惯,认为保健酒就是“椰岛”和“劲酒”。我必须另辟蹊径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