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doc

转变教育观念.doc

ID:48630664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转变教育观念.doc_第1页
转变教育观念.doc_第2页
转变教育观念.doc_第3页
转变教育观念.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变教育观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张相玲现代教育观要求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肖堰中学化学备课组认真领会,努力践行这个理念,在教学中培优、促中、转差,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自二十一世纪起,中考成绩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优秀率大于40%,及格率大于70%,低分率小于5%,综合指数在全县名列前五,最好的一年2003年全县第一。下面我介绍一些我们的具体做法,与在座的同仁们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把握教学节奏,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无论是使用全一册的九年义务教材,还是使用上下两册的新教材,我们都没有盲目的赶进度。一般上学期上到第八单元,下学期在四月底才

2、结束新课。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一味的赶进度,加快授课速度,只适合于优生,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时间长了,势必导致部分学生掉队,差生面越来越大。第一遍教学不过关,指望复习时去补,好比炒夹生饭,不好吃。而且在新授课中学生一旦在头脑中留下了错误的认识纠正起来会更难。事实证明,盲目加快进度是不可取的。如果第一遍把基础夯实了,复习时会更加得心应手,根本不需花太多时间。所以把握教学进度很重要,在整个教材中,涉及抽象理论知识时,(如原子的构成),重难点知识时,(如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应适当放慢一些。像一些了解性的知识如空气的成分,水的净化可快一

3、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快一些,容易出错的内容慢一些,我们的原则是平时单元检测优秀率达不到50%,及格率达不到80%,不上新课,在平时上新课时,尽量照顾到学困生,对他们多提问,多演板以便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在一节课中则要注意动静结合。动,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情绪饱满,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敏捷,讨论热烈,教学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静,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情绪稳定,课堂气氛庄重,呈现一种相对静态的谛听、思考和回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这种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动静相生的节奏变化有助于消除疲劳,保持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组织教学时,要

4、巧于安排教学方式,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果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老师辅导等教学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结合搭配起来,就,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我们组规定,每节课讲解不得超过20分钟,提问不得少于10人次,课堂巩固训练不得少于五题。二,成立学习小组,引入竞赛机制有比较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们化学备课组共有两名化学教师,最多时学生数近400人,每个班级八九十人,去年最少时也有74人,还要兼带生物,教学任务是非常重的,批改一次作业得两个小时,改一次试卷得一天,这就给辅导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就

5、把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最优秀的成员当组长,每组4个同学,一优二中一差,每次公布成绩时,求小组的平均成绩排名,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每次试卷评讲、学习检查、问题讨论、学生实验等都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检查组长,组长检查组员,小组内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既保证了优生、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没有隔阂,有些要求不像老师那么严格,反而较易完成任务,当然教师要不时时机的进行抽查,以免学生走过场。这样做又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更加强调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后面的防差转困中还有赘述)三,精选习题,降低门槛,尽可能减轻学生负担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针对考查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能力、学

6、习现状,切忌随意盲目。不知老师们是否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哪一学科作业越多,学生越不喜欢,越不喜欢,成绩越差,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爱学。再就是让学生喜欢老师,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老师才能爱你所教的学科,爱这门学科,才会学得轻松,学得好。根据我们学校的特点,班额大,教师负担重,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减轻师生的负担,最主要是精讲精练,精心编制习题,习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尽量照顾各个知识点,典型题例加变式题,我们只有课堂作业,没有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每做必改必讲,习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坡度,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做、能做,真正做到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

7、。特别是考试,学生考得好,才能考出自信。每年的复习也是这样,我们自出的习题加上中考说明样卷,也没有超过20份。对习题的选择要注意对课本习题的挖掘。课本习题均是经过专家多次筛选后的题目的精品,教师在题目选编中,要优先考虑课本中例题与习题,适当拓深、演变,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不应“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忽视课本习题去搞大量的课外习题。在设计和挖掘课本习题时,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四、培养学生改错的习惯在作业和考试中,学生都难免会出错,出错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