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ppt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ppt

ID:48759210

大小:1.75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27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ppt_第1页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ppt_第2页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ppt_第3页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ppt_第4页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汉中市陕飞一中唐聪第二讲中国青铜器青铜器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器物或器具,起源于夏朝,辉煌于商周两代,没落于秦汉。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可以增加红铜的硬度、光泽、铸造时的流动性等。第二讲中国青铜器青铜器分为礼器、兵器、农具等,我们所说的工艺品范畴,基本都是礼器。礼器分为:食器、水器、酒器、乐器等。第二讲中国青铜器爵,饮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第二讲中

2、国青铜器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第二讲中国青铜器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公斤。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第二讲中国青铜器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其内容对我们研究西周时期的政治史有重要意义。第二讲中国青铜器尊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

3、器。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第二讲中国青铜器第二讲中国青铜器错金银工艺在青铜饰件上的使用,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西汉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它的一般做法为,先在青铜器表面预先铸出或錾刻出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锤打牢固,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第二讲中国青铜器战国错金银四鹿四龙凤铜方案第二讲中国青铜器失蜡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第

4、二讲中国青铜器湖北随县出土曾侯乙尊盘第二讲中国青铜器曾侯乙尊盘,青铜尊通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14.2厘米,重9公斤;青铜盘通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重19.2公斤。它是出土先秦青铜器中复杂精美的一件,代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也是举世无双的珍宝,因其工艺极其复杂,至今未出现复制品。第二讲中国青铜器第二讲中国青铜器长信宫灯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灯体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第二讲中国青铜器第二讲中国青铜器青铜乐器:青铜铃、青铜钟、青铜镈、青铜

5、铙、青铜錞于等。第二讲中国青铜器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第二讲中国青铜器中国的青铜器艺术,经历了夏、商、周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商周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极浓厚的神秘氛围。从而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