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意象 (4).pptx

诗的意象 (4).pptx

ID:48780700

大小:379.97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1-24

诗的意象 (4).pptx_第1页
诗的意象 (4).pptx_第2页
诗的意象 (4).pptx_第3页
诗的意象 (4).pptx_第4页
诗的意象 (4).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的意象 (4).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醉花阴—李清照树人中学刘冰娅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2、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词的意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把握词的意境,理解“愁”的内涵,体会融情于景的特点。李清照: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李清照通晓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词风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前期的词多写闺情相思,表现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后期的词变凄凉悲痛,多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漂泊的情感,也寄托强烈的亡国之思。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严分词与诗的区别,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有词集《漱玉集》,被认为是

2、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旷世才女1.李清照(1084-1155),宋代派女词人。号。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体。有词集——2.李清照的词以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词风。后期内容多写,词风。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离乡在外任知州,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逢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写作背景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请将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来!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

4、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千丝万缕的愁小组合作讨论:紧扣“愁”字,来分析一下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愁情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薄雾”“浓云”词人从一开始就借助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来烘托愁情。“瑞脑”“金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反而有了变浓的倾向。“玉枕”“纱厨”独自在家,孤枕难眠“西风”“黄花”瑟瑟西风,让人感到一阵寒意。人比黄花还要清瘦薄

5、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时令上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时间上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的好,使全篇主旨凸现,情感彰

6、显,一语传神。意象是给情思的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1)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酒是“愁”的象征(2)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风渲染了愁情(3)黄花满地黄花推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王实甫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东篱——“东篱”,本来是用陶渊

7、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把(菊花)酒——古人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俗习惯暗香——菊花香气黄花——菊花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词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烘云托月,藏而不露名句鉴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A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B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C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