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工程分类.ppt

土的工程分类.ppt

ID:48796825

大小:747.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1-25

土的工程分类.ppt_第1页
土的工程分类.ppt_第2页
土的工程分类.ppt_第3页
土的工程分类.ppt_第4页
土的工程分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的工程分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3土的工程分类4.3.1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和体系4.3.2我国土的工程分类4.3.1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和体系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土的工程分类的原则土的工程分类体系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根据土类,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并可结合其他因素评价地基的承载力、抗渗流与抗冲刷稳定性,在振动作用下的可液化性以及作为建筑材料的适宜性等根据土类,可以合理确定不同土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当土的性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也需根据土类(结合工程特点)确定相应的改良与处理方法。土的工程分类的原则工程特性差异性的原则以成因、地质年代为基础的原则分类指标便于测定的原则即分

2、类应综合考虑土的各种主要工程特性(强度与变形特性等),用影响土的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作为分类的依据,从而使所划分的不同土类之间,在其各主要的工程特性方面有一定质的或显著的量的差别。因为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土的性质受土的成因(包括形成环境)与形成年代控制。即既采用的分类指标,要既能综合反映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又要测定方法简便。土的工程分类体系建筑工程系统的分类体系材料系统的分类体系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地基和环境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材料4.3.2我国土的工程分类主要特点划分原则与标准主要特点在考虑划分标准时,注重土的天然结构连结的性质和强度,始终与

3、土的主要工程特性-变形和强度特征紧密联系。因此,首先考虑了按堆积年代和地质成因的分类,同时将某些特殊形成条件和特殊工程性质的区域性特殊土与普通土区别开来。在以上基础上,总体再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四大类,并结合地质年代、成因和某种特殊性质综合命名。划分原则与标准按堆积年代划分按地质成因划分按有机质含量划分老堆积土;一般堆积土;新近堆积土按分布区域或特殊性质划分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划分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冰水沉积土和风积土等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泥炭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包括

4、淤泥和淤泥质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污染土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根据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根据颗粒级配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根据颗粒级配(粘粒含量)分为砂质粉土和粘质粉土。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4

5、.4土的成因类型特征4.4.1残积土4.4.2坡积土4.4.3洪积土4.4.4冲积土4.4.5湖泊沉积物4.4.6海洋沉积物4.4.7冰积土和冰水沉积物4.4.8风积土4.4.1残积土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分布受地形控制颗粒未磨圆或分选,呈棱角状,无层理构造。细小颗粒被冲刷带走,孔隙度大。与基岩之间无明显界限,经基岩风化带过渡到新鲜基岩,成分和结构呈过渡变化。因原始地形变化大,岩层风化程度不一,所以土层厚度、组成成分、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在很小范围内变化很大,均匀性很差,加上孔隙度较大,作为建筑物地基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在山坡的残

6、积土分布地段,常有因修筑建筑物而产生沿下部基岩面或某软弱面的滑动等不稳定问题。4.4.2坡积土经雪水的细水片流缓慢洗刷、剥蚀,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积土相接。坡积土底部的倾斜度决定于基岩边坡的倾斜程度,而表面倾斜度则与生成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沉积在山坡下部的物质越厚,表面倾斜度就越小。颗粒组成有沿斜坡由上而下、由粗变细的分选现象。在垂直剖面上,下部与基岩接触处往往是碎石、角砾土,其中充填有粘性土或砂土。上部较细,多为粘性土;矿物成分与下部基岩无直接关系;土质(成分、结

7、构)上下不均一,结构疏松,压缩性高,且土层厚度变化大,故对建筑物常有不均匀沉降问题;由于其下部基岩面往往富水,工程中易产生沿下卧残积层或基岩面的滑动等不稳定问题。4.4.3洪积土是由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洪积土体。山洪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流出沟谷口后,因水流流速骤减而呈扇形沉积体,称洪积扇。离山口近处堆积了分选性差的粗碎屑物质,颗粒呈棱角状。离山口远处,因水流速度减小,沉积物逐渐变细,由粗碎屑土(如块石、碎石、粗砂土)逐渐过渡到分选性较好的砂土、粘性土。洪积物颗粒虽有上述离

8、山远近而粗细不同的分选现象,但因历次洪水能量不尽相同,堆积下来的物质也不一样,因此洪积物常具有不规划的交替层理构造,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构造。相邻山口处的洪积扇常常相互连接成洪积裙,并可发展为洪积平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