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开采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ppt

非煤开采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ppt

ID:48798315

大小:74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25

非煤开采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ppt_第1页
非煤开采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ppt_第2页
非煤开采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ppt_第3页
非煤开采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ppt_第4页
非煤开采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煤开采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矿田和井田第二节阶段和矿块第三节盘区和采区第四节矿床的开采顺序基本内容第一节矿田和井田矿田:规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一部分。井田:规划一个矿井(坑口)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矿田有时等于井田,有时包括数个井田。风井风井主井主井风井主井风井风井井田长度井田长度井田长度矿田=井田矿田=井田+井田井田井田第二节阶段和矿块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体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阶段高度: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之间的垂

2、直距离,叫阶段高度。阶段斜长: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沿矿体的倾斜距离。已采完阶段回采阶段开拓采准阶段开拓阶段阶段高度矿体垂直埋藏深度回风井主井阶段运输巷矿块阶段的划分第二节阶段和矿块影响阶段高度的因素:(1)矿体的倾角、厚度、沿走向的长度;(2)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3)采用的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4)阶段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时间;(5)阶段矿柱的回采条件;(6)每吨矿石所摊的基建开拓和采准费用;(7)每吨矿石所摊的提升、排水及回采费用;(8)地质勘探和生产探矿的要求,矿床勘探类型和矿体形态变化。第二节阶段和矿块(1)阶段

3、高度的基建费和经营费摊到一吨备采储量的数额应最小;(2)保证能及时准备阶段;(3)保证工作安全。在设计实践中,一般均按当前的实际技术水平选定阶段高度。阶段高度的确定阶段的合理高度应符合下列条件:第二节阶段和矿块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称为矿块。返回第三节盘区和采区一、盘区:为了采矿工作方便,将井田用盘区运输巷道划分为长方形的矿段,此矿段称为盘区。二、采区:在盘区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采区巷道连通相邻两个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这个

4、单元称为采区。盘区相当于阶段,采区相当于矿块。采区和盘区划分图第三节盘区和采区开拓盘区采准盘区开拓盘区回采盘区副井主井主要运输巷道盘区运输巷道采区采区巷道切割巷道采区和盘区划分图返回第四节矿床的开采顺序一、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1上行式:先采下部阶段,后采上部阶段,由下而上逐个阶段开采。2下行式:先开采上部阶段,后开采下部阶段,由上而下逐个阶段开采。已采完阶段回采阶段开拓采准阶段开拓阶段阶段高度矿体垂直埋藏深度回风井主井阶段运输巷矿块第四节矿床的开采顺序二、阶段中的矿块开采顺序1、前进式风井风井主井前进式双翼回采风井风井风井主

5、井主井前进式单翼回采前进式侧翼回采第四节矿床的开采顺序2、后退式风井风井主井后退式双翼回采风井主井风井后退式单翼回采风井主井后退式侧翼回采二、阶段中的矿块开采顺序第四节矿床的开采顺序二、阶段中的矿块开采顺序3、混合式初期用前进式开采,待阶段运输平巷掘完后,改为后退式开采或者既前进又后退同时开采。这种开采顺序利用了上述两种开采顺序的优点,但生产管理比较复杂。第四节矿床的开采顺序三、相邻矿体一个矿床若有多个彼此相距很近的矿体,开采其中某个矿体,将影响邻近的矿体。这时合理确定各矿体的开采顺序,对生产的安全和资源的回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6、。其开采顺序主要有:(1)矿体倾角小于或等于围岩移动角时,应采取从上盘向下盘推进的开采顺序。此时先采位于上盘的矿体,其采空区的下盘围岩不会移动,因此不会影响下盘矿体的开采。上盘矿体岩石移动界线下盘矿体矿体倾角岩石移动角第四节矿床的开采顺序三、相邻矿体(2)矿体倾角大于围岩移动角、两矿体又相距很近时,无论先采哪个矿体,都会因采空区围岩移动而相互影响。根据矿体之间夹石层的厚度、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以及所选取的采矿方法和技术措施而定。上盘矿体岩石移动界线下盘矿体矿体倾角岩石移动角※指出说明:在同一个井田内的数个矿体,往往有品位不均,薄

7、后不均,大小不一及开采条件难易不同等许多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矿体开采顺序时:注意贯彻贫富兼采、薄后兼采、难易兼采的原则。否则,将破坏合理的开采顺序,造成严重的资源损失。阶段的划分返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