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ppt

《新城道中》.ppt

ID:48817341

大小:29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28

《新城道中》.ppt_第1页
《新城道中》.ppt_第2页
《新城道中》.ppt_第3页
《新城道中》.ppt_第4页
《新城道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城道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新城道中(其一)苏轼合作探讨,品味鉴赏1.首联在整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①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结构)②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内容)2.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①比喻,以“披絮帽(戴丝绵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形象、贴切、生动。②拟人,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野桃”向着

2、朝阳笑脸迎人,“溪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写活了“野桃”“溪柳”,使之色彩鲜明、形象生动。③第二联写野外远景,第三联写农家近景。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3.在诗歌的第二和第三联中任选一联,试分析其意境美。提示:①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诗意盎然、清新明丽的山村风物图。②第二联描写远景,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绵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晴天的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③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提示:①诗

3、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村风物图。②第三联描写近景,野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③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一、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三、答题步骤:①总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

4、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务必抓住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表达技巧(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作者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合作探究,展示评价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周密的《野步》与赵翼的《野步》各自营造出怎样的意境?A.展示要求1、条理

5、清晰,字迹工整2、语言简练,重点突出B.评价要求:1.要就展示内容的准确度、规范性、深刻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2.大方、得体。展示分工评价分工第一题(5分)杜田第一题魏晓燕第二题(5分)周丽欣第二题李克宇1.答案:①这首诗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郊外图。②诗人写了和煦的春风,麦陇的新稻,草丛中不停地叫着的小青蛙,无忧无虑飞舞的蝴蝶,遍地的花田草甸。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情态,“烂醉”形象地写出了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③情景交融,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的心境。2.答案:①这首诗为我们描摹出

6、一幅感伤凄冷的秋日郊野图。②作者刻画了一个在峭寒的秋风中换上木棉裘的老之将至的野步者的形象。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红”、“白”使动用法,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撩起人的种种愁绪。③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因岁月无情、年华易逝而产生的无限怅惘、哀伤的情感。作业:完成《优化设计》中的相关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