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的开工报告.doc

涵洞的开工报告.doc

ID:48853009

大小:313.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2-02

涵洞的开工报告.doc_第1页
涵洞的开工报告.doc_第2页
涵洞的开工报告.doc_第3页
涵洞的开工报告.doc_第4页
涵洞的开工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涵洞的开工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赣县至南康连接线开发区段路基I标K18+918盖板涵施工方案K469+383盖板涵施工方案一、编制原则及编制说明1.1编制说明A、根据与业主(建设单位)2010年4月19日签署的合同协议书,特编制本施工方案。B、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公司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公路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以总工期15个月,即2010年3月1日开工,2011年6月31日前竣工作为控制进度目标,统筹考虑全线涵洞、通道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1.2编制原则A、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响应合同文件,认真贯彻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指

2、令和要求。B、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C、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D、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E、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技术、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的优化处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1.3编制依据A、施工承包合同书B、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C、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赣州市赣县-南康连接线(赣南大道)建设项目管路办法,2009年11月E、赣南大道开发区段总监办监

3、理实施细则;F、赣南大道第二阶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赣南大道第二阶段工程第Ⅲ合同段路基I标涵洞通用图;H、赣南大道第二阶段工程第Ⅲ合同段路基I标盖板涵中间成果资料;I、《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J、《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K、《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L、《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M、《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N、《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024-85);山东中宏路桥建

4、设有限公司赣县至南康连接线开发区段路基I标K18+918盖板涵施工方案P、《公路亏工桥涵设计规范》(JTGF80/1-2004);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Ⅲ合同段路基I标桩号:K16+890.884~K21+858,长4.4967.116公里。公路等级:一级;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60m;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及路基为1/100;根据复杂的地形、当地的农业活动以及路基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标段主线上共设置涵洞4道,其中3道是盖板涵,跨径分为22和33两种,K469+383和K47

5、0+025盖板涵采用整体式基础,K469+580盖板涵采用分离式基础。砼拱式涵2道,跨径分别为21.5和2.53,K468+525采用整体式基础,K469+000分为三层基础,第一层采用整体式基础外,第二层及第第三层均采用分离式基础。钢筋砼盖板通道涵4道,其中跨径为33两面三道,44.5的一道,42.5一道。钢筋砼圆管涵5道,其中有两道为改路上的排水圆管涵。洞口形式均采用八字式和一字式,涵轴线与路基中线的交角在50°和120°范围内不等,在本标计划开工第一道盖板涵,其工程概况如下:中心桩号:K469+383结构类型:钢

6、筋混凝土盖板涵、整体式基础跨径:1-33涵长:46米涵轴线与主线交角:90°填土高度:8.5米洞口型式:左右幅八字基坑挖土方、换填砂砾:23m3、24m3C15混凝土:26.39m3C20混凝土:38.73m3C25混凝土:397.9m3C30混凝土:66.01m3HRB335钢筋:12820.4kg浆砌片石:0m3隔水墙:30.19m3台背回填:643.28m3山东中宏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赣县至南康连接线开发区段路基I标K18+918盖板涵施工方案2.2主要技术标准A、设计荷载:公路---Ⅰ级;C、构造物所处环境:Ⅰ类;

7、D、构造物安全等级:三级;E、构造物的容许承载力:≥200Mpa2.3自然条件A、气象与水文区内属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生长季长。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逐日回升,阴晴不定,雨多风大,日照少,常出现暴冷暴热和长阴雨春寒天气,春末夏初,偶尔会降冰雹,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较酷热;秋季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下,天气逐渐转凉。9~10月受大陆变性高压控制,雨量稀少,空气干燥,形成秋高气爽天气;冬季受西泊利亚和蒙古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天气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5.4~24.2℃,极端最低气温-38.2℃~-10.

8、9℃,年均降雨156~186天,雨季在4~10月,年均降雨量1124.6~2457.9毫米,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84天。B、地形、地质本路线带区域构造复杂,变形强烈,由基底褶皱和盖层沉积组成。加里东运动形成本区基底褶皱,由震旦纪—奥陶纪地层组成,褶皱成斜紧密状,北东向延展,地层走向多为北东向。沉积盖层则由晚古生代地层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