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反思(论文).docx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反思(论文).docx

ID:48963053

大小:19.9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反思(论文).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反思(论文).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反思(论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三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反思刘亚琼2014年的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学生普遍反映选择题难度大,选项排除起来很困难,有些题想留到后面思考,时间来不及了。细查试题,今年历史选择题难度确实仍然很大,估计学生的得分率不会很高。仔细分析,有如下问题:1.选择题虽然剔除了前两年的偏题怪题,但仍然承袭了其难度。不在于其对课标知识考查有多深,而是没有完全褪去老教材的痕迹,超出了课标之外,让人总觉试题依然旧情未了,怪味太重。如选择题让人感觉考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进而联想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

2、,是防范地方分裂势力的重要手段。政治作用十分明显,至于抑制兼并,只是该措施很次要的目的,出题者的意图似乎想避开刺史制度的主要目的而考察次要目的。本题涉及课标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可是,人教版没有这一内容。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精华,汉武帝开了一个好头,可惜,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讲什么,让人难以取舍。解析者认为抓住“田宅逾制”即可,而“田宅逾制”指的是田地住宅僭越了当时的等级制度。调控“田宅逾制”确实有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但如此命题究为何意?让学生一头

3、雾水,老师也难名其状。2.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论从史出,具备一般的材料概括能力。可在近三年的试卷中题目所给出的一些引言的话作为史料似乎很难得出供选项答案,学生只需凭借所学知识知道作者的学派代表或者思想精髓即可得出答案,否则得不出答案。似乎与材料的关系不大。3.学史以明智,学史为导向,我们都明白历史所承载的使命。但一些题目的考查似乎有超出课标之嫌。世界经济重心转移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重点。但课本上对经济重心转移到亚洲的说法很少,课标也没有做出特别说明。可能今天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大概如此。可

4、是学生不是经济学家,老师也不是社会学家,如此链接现实,意欲何为?4.近三年高考试题几乎都是材料型,而且材料有逐渐增多之势,包括长度和种类。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头疼的文言文篇幅不短,难度不浅;抽象的表格林立,复杂的图象丛生;意味深长的漫画上阵,折射时代的传说登场……新情景新材料虽让人耳目一新,但也让人应接不暇。高考毕竟是全国性权威性的大规模考试,作为人生命运转折点性的抉择,我们只能适应。痛定思痛,我们也发现高考出现有利于我们学生脱颖而出的新动向。1.题型逐渐步入正轨。今年全国新课标历史试题在试题结构上与

5、去年没有太大的壁变化,尽管选择题依然承袭了前两年的难度,没有像前两年的偏题和怪题,逐渐步入正轨。体现主干知识:纵观今年的试题可以看出,24题考东汉豪强地主经济,25题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市民文化的发展,26题是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构成一条主线是生产力水平提高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引发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等一系列变化,体现出了工商业经济旺盛的生命力,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27题是理学的价值观,28题是古代政治体制,29题是专制统治的加强….等等都是主干知识,没有很偏很怪的东西。2.注重时

6、代热点。前几年的试题一反常态,剑走偏锋,让人准心偏移。一些复习的热点重点题目中根本没有任何体现,我们的学生在高考完毕后往往认为时间白白浪费在复习热点上了,自2011年开始,历史渐入佳境。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折射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历史学科本色。从2012没有回避热点,周年纪念,我们当时比较关注中华民国的建立。还有涉及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3.几年高考试题依然体现史学的宗旨:警示、借鉴、运用。如40题,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视也是最常见的红绿灯切入,把科技发展和

7、人类社会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如何运用科学解决问题,体现以人为本,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不管高考试题如何变化招式,如何烟笼雾罩,只要潜心钻研,条分缕析,仍能拨云见日,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4.立足课标,纵深挖掘。新课改后教材版本多样化,内容也有一些差别,考试不可能以任何一本教材为核心。这就需要我们以课标为轴旋转,进行纵深挖掘。如“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的课标“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必须抓住“影响”一词突

8、破。自然地理环境只是影响文明的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希腊海洋文明影响了雅典民主产生,如何影响,具体表现;发散联想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否也和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大河文明的自然地理环境怎样影响我国政治的发展;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否比我们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要先进……纵向发掘,横向比较,拓展课标,延伸课标。5.培养能力,以引代灌。新课改以后,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就高考试卷要求看,大致有: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迁移知识的能力;提炼概括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