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doc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doc

ID:48985118

大小:2.7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2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doc_第1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doc_第2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doc_第3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doc_第4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从原材料质量、混合料质量、碾压工艺、外观质量、施工延迟时间等方面入手,提出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为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要点控制措施路面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二灰碎石混合料相比:具有早期强度高、施工过程控制明确、施工周期短、试验检测方便等优点,近几年已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基层施工中得以应用。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作为路面基层填料的起步较晚、应用地区不多,至今尚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在施工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分析

2、、总结很有必要。本文以泰州市沿江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中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认识和体会,提出原材料质量、混合料质量、碾压工艺、外观质量、施工延迟时间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的控制要点,并明确在施工中相应的控制措施,与同行探讨。1工程概况泰州市沿江高等级公路起自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扬州段高港大桥衔接处,向东经高港区,接泰兴泰常公路,经过靖江市,终点与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南通段相接,路线全长94.65Km。Y-5、Y-6两个标段全长19.83Km。合同段基层设计为30~40cm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每层厚度为15~20cm,总量约为35万吨。泰州沿江项目水泥稳定碎

3、石层施工中,围绕质量控制要点,我们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措施,很好地消除了水稳基层质量通病。通过对原材料、混合料质量控制,碾压工艺优化、外观质量提高以及施工延迟时间的缩短,在路面基层施工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全线作为样板路段。2原材料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最新范本,供参考!2.1水泥泰州沿江项目水泥采用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2.5级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15min,终凝时间大于5h10min,其它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在缓凝水泥质量控制要点中,首先是初凝结时间,必须大于3h,确保施工延迟时间(从混合料加水拌和到现场碾压结束所需的时间)不大于水泥初凝时

4、间。若因初凝时间较短,在施工中必须通过缩短施工延迟时间来满足以上要求;其次是水泥胶砂强度,个别厂家因生产技术不过关,虽然凝结时间满足了要求,但强度较低(因缓凝剂加入造成水泥强度下降所致)。而且水泥强度的变化应作为混合料水泥剂量调整的主要依据。最后应注意散装水泥使用时的温度,不得高于500C,否则将造成混合料水化热加快、水份散失加速,混合料含水量降低,基层压实度和强度下降。因此,我们在进行水泥厂家选择和水泥使用过程中除按国标准验收外,应重点控制以上项目的检测。2.2碎石泰州沿江项目碎石使用江苏船山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石灰岩,混合料由四种规格料掺配而成:1#料(1

5、6~31.5mm)、2#料(4.75~16mm)、3#料(2.36~4.75mm)、4#料(〈2.36mm)。1#~4#料表观密度分别为:2.716g/cm3、2.707g/cm3、2.704g/cm3、2.658g/cm3;1#~3#料吸水率分别为:0.3%、0.4%、0.6%。其它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碎石质量控制要点是:一是材质的坚固性(压碎值指标)与颗粒形状(针片状含量)满足要求。二是材质的稳定性(因规格料的密度与吸水率变化,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也将发生改变)。三是规格料级配的稳定。1#~4#料分界点粒径的通过率与混合料配比设计中原材料相应点的

6、通过率的误差应控制在±10%以内(以保证混合料级配稳定)。四是4#料质量,4#料必须采用与粗集料相同的石料粉碎而成,严禁使用风化石和软石等材料加工,呈乳白色、黄色、粉红色等。控制措施是:固定矿场并定期进行生产过程检测,保证各规格料材质及级配稳定,定期对矿场筛孔进行检查,出现筛孔破损或筛片安装变形应及时进行修正;不得已更改矿场,必须重新进行混合料配比试验;严格石料出矿场质量及验收质量控制;加强4#料粉尘及砂当量试验,杜绝以次充好现象发生。最新范本,供参考!3混合料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是:级配、含水量、水泥含量、粉尘含量及拌和楼计量系统的准确性。

7、表1为泰州沿江项目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实测指标,图1为混合料级配对比图,供参考。表1混合料技术指标统计表级配通过率(%)设计含水量设计灰剂量筛孔(mm)26.519.09.54.752.360.60.075规范上限100.89.067.049.035.022.07.04.6%4.5%规范下限90.072.047.029.017.08.00.0规范中值95.080.557.039.026.015.03.5设计级配98.082.955.640.728.213.04.1实测均值96.080.455.839.927.113.54.84.5%4.6%备注最大干密度

8、为2.358/cm3,级配均值样本数为84个、含水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