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菊教学案例.doc

孙培菊教学案例.doc

ID:48996981

大小: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孙培菊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孙培菊教学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孙培菊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四教学形式阅读课教师孙培菊单位通州区五总小学课题《燕子》生成性案例描述(课堂上非预设的、意外的情况发生的背景情况、经过、应对办法和效果等)【问题呈现】案例:一教师为引导学生具体感受《燕子》(苏教版第8册)所描述的情景,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去欣赏春景,又抓住逢集的机会,让学生双休日和家人去赶集。教师也抓住时机,精心制作了有关“赶集”和“春色”的课件。在学生有了足够的生活储备后,对文中“青的草,红的花,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一句是这样引导感受:师:(出示句子)大家读读这段话,体

2、会体会。一边读一边想象,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阅读体会、想象)师:(出示课件:鲜花盛开的画面、乡村人赶集的画面)看到这画面,知道什么是赶集吗?为什么花开草长像赶集一样呢?生:说明花开得很多,草长得也很多。生:说明花接二连三地开,草也接二连三地长,像人们赶集一样。师:是啊,能把看到的情景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吗?(生朗读课文)案例反思与启示(评析案例中的成败、需关注的细节等,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将如何处理更好,对如何应对非预设情况发生有何经验或教训等)上述案例中,虽然教者尽力沟通生活与语文的联系,但生活并没有转化为语文资源。教者带学生找春天,家长带孩子去赶集,可课前的精心准备与课

3、上的草草了事、课外的巨大付出与课上的微薄所得所形成的反差,让人大跌眼镜。问题是:淡漠生活的价值。案例中,教者先后引导进行了两次真实生活的感受。对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春天的花、春天的草等组合成的烂漫春景,已经有了具体的形象积累。如单为阅读《燕子》,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去搞这次活动。教学中只要稍加点拨,相关情景一定会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适逢机会,引导感受“赶集”,这倒很有必要。但是,既然真的感受了,借助文字表达感受就不仅仅在《燕子》的教学之中。而案例中,生活价值的淡漠,对学生生活没有得以充分运用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出示句子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并引导叙谈感受,再抓住“赶

4、集”一词,让学生想象再现赶集的画面,叙谈自己的感受,得出赶集的特点(人多、心急、热闹等),进而引导思考:为什么青的草,绿的花,各色鲜艳的花聚拢来,都像赶集似的呢?引导寻找联系,得出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描述草和花“赶集”的情景。这样,教者精心安排的生活,学生积累的画面,就与文本发生了联系,就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得到了盘活和增值。由此形成的教学过程就可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这样,生活的价值才得到充分的挖掘。可见,我们不仅要善于了解学生生活的空白,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还要最大限度地让生活在语言解读中发挥作用,使其成为引领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