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会诊制度.doc

中医师会诊制度.doc

ID:49088269

大小:8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8

中医师会诊制度.doc_第1页
中医师会诊制度.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医师会诊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师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上有困难或者涉及多专业问题时,应组织多专业会诊。我院鼓励西医科室邀请中医进行查房活动,进行中西医双重诊疗的模式,促进两种医学的互相融合。为了规范我院的中医师会诊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我院中医师会诊的若干制度作如下规定。(一)门诊会诊根据病情,若需要中医会诊,需经本门诊年资较高的医师审签,并在门诊病历中注明,由病人持门诊病历,直接前往被邀科室会诊。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同时签署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病人可回转给邀请科室或再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二)病房会诊

2、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所见,以及初步诊断、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由住院医师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经主治医师审核并签字后,送往会诊中医科室。被邀请中医科室按申请科室的要求,派主治医师或指定医师根据病情24小时内完成会诊。会诊时经治医师应陪同进行。会诊医师应认真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病历上。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做出诊疗方案,提出具体意见,供邀请科室参考。申请会诊尽可能不迟于下班前一小时(急诊例外)。1、会诊医师的资格认定:必须由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等国家及医院认可的执业资质

3、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承担院内会诊工作;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该科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对特殊或疑难重症病人需要科主任会诊者,须由申请会诊科室的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同意并签字。2、会诊后确认需转科的病人,由会诊医师签署转科意见,自签署时起,病人的诊疗责任由转入科室负责;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转出时,转出科室须确保病人不发生诊疗延误;抢救急危重病人须及时转入,确有困难时须上报院委会协调解决。二、急会诊(一)对本科难以处理急需中医相关科室协助辅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病人,由经治医师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并在急诊病历或会诊单

4、上注明“急”字。在特别情况下,可电话邀请。会诊前急诊科室应将急诊病历书写完整,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急诊病历上写明会诊目的。病房邀请科室应将住院病历书写完整,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会诊单书写规范,会诊目的明确,邀请会诊时间须写到几时几分。(二)无特殊情况下,被邀会诊的医师在10分钟之内到达。(三)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在场,配合会诊抢救工。(四)会诊后,被邀医师应将检查结果及诊断处理意见写在急诊病历和会诊单上,对危重疑难病员的诊疗建议应向原接诊医师交待清楚。(五)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患者所在科(室)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并及时请有关上级医

5、师检查,确定诊治方案。(六)如病情需要多个科室会诊,由患者所在科(室)向院委会汇报,由院委会召集有关科室会诊,并应按病情,明确由某科负主要责任。(七)危重病人的抢救应及时进行,不得因会诊而延误诊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