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

ID:49366220

大小:2.1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2-04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_第1页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_第2页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_第3页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_第4页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概况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0.8%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1年12月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简称FDA)正式批准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临床应用,标志着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进入了全盛时期以其所特有的创伤小、痛苦小、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恢复快、可彻底根治和可重复治疗等优点,正日益被医学界和广大患者认可病种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中央型)(ASD)室间隔缺损(VSD)卵圆孔未闭(TOF)肺

2、动脉瓣狭窄(PS)主动脉瓣狭窄(AS)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1967年Porstmann首次施行非开胸法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获得成功,国内1983年开始应用该技术。1997年Rashkind等经静脉途径送入伞形补片闭合PDA成功。1992年Cambier采用弹簧钢圈封堵PDA;1997年Masura等开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我国1998年引进Amplatzer技术。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是Amplatzer法及可控弹簧栓子法。在一组2122例报告中,Amplatzer占70%;在729例Ampl

3、atzer报告中,成功率99.72%。动脉导管未闭PDA适应症:1.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2.0cm;通常≥6个月,体重≥4kg。无阻力型肺动脉高压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禁忌症1..无显著血液动力学意义和临床表现、而仅由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的“哑型”PDA患者。2.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3.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4.伴有需心外科手术矫正的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5.全身性因素:脓毒血症(局部或全身性染);恶性病症,预计寿命小于3年;术前1月内的任何类型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下肢静脉血栓;艾林曼格

4、氏综合症。PDA封堵术的途径:(1)经动脉--降主动脉做造影(2)测量PDA的大小(3)经静脉--下腔--右房--右室--肺动脉--经未闭导管--降主A(4)应用输送鞘(5)放入封堵器(6)再次降主动脉造影(7)释放封堵器封堵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PDA封堵前PDA测量PDA封堵后造影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术(ASD)封堵1985年Rashikind等报道应用单盘带钩闭合器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获得成功,我国1995年开始引进该技术,1997年Amplatzer封堵伞治疗继发孔型ASD应用于临床,目前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一组

5、国际多中心4008例的成功率达97.3%,1年完全封堵率94.9%。术后全部患者心功能恢复或改善,并发症发生率1.5%。房间隔缺损ASD适应症1.年龄:通常≥3岁。2.直径≥5毫米,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36毫米的继发孔型左向右分流ASD3.缺损的边缘至冠状动脉窦,上下腔静脉的距离≥5毫米;至房室瓣≥7毫米4.所选用的封堵伞的直径>所选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5.不合并必需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禁忌症1.原发孔型ASD及静脉窦型ASD。2.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病。3.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存在。4.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

6、向左分流。5.伴有与ASD无关的严重心肌疾患或瓣膜疾病VSD封堵过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1988年Lock等首次应用双面伞封堵室间隔缺损(VSD)获得成功,其后临床采用的封堵器械有Rashikind、CardioSEAL、Clamshell及Sideris伞等,均因适应证窄、残余分流率高及并发症多而未能推广应用。目前临床主要采用Amplatzer封堵器闭合VSD(包括膜周部和肌部VSD)。室间隔缺损VSD适应症1.膜周部VSD(1)年龄:通常≥3岁(2)对心脏有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单纯VSD(3)VSD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2mm(4

7、)无主动脉右冠瓣脱入VSD及主动脉瓣返流2.肌部VSD,通常≥5mm3.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4。其他:心肌梗死或外伤后VSD禁忌症1.伴有需外科手术矫正的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2.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关闭不全。3.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式综合症。4.下肢静脉血栓导致静脉完全闭塞。5.全身性因素:脓毒血症(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反复肺部感染史、术前1个月内的任何类型的严重感染性疾病、恶性病症,预计寿命小于3年者。VSD封堵器方法(一)术前准备:常规检查,术前一天口服阿司匹林(二)常规左右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三)封堵方法1.建立静脉通道;

8、2.安置输送鞘管3.封堵器安放4.释放封堵器(四)疗效评价:左室造影位置恰当,无或仅有微量分流;无明显主动脉瓣及房室瓣返流(五)术后处理及随访(六)并发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