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doc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doc

ID:49462223

大小:30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1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doc_第1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doc_第2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doc_第3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doc_第4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2013年高考考前预测冲刺模拟卷四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a1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a2,则在某一段时间t内()[原创]A.甲的位移一定大于乙的位移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大于乙的速度变化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合外力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cm,已知在t=0时刻相距3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向,如图所示,则()[2007上海卷2A改编]A.t=0时刻,两质点a、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

2、奇数倍C.质点a的速度最大时,质点b的速度为零D.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3.在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做实验进行比较,得到四个实验结论。以下是对四个实验结论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北京西城区2006年理综卷改编]A.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红光容易发生全反射B.通过三棱镜后,紫光偏折角大C.通过平行玻璃砖后,红光侧移大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紫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宽ABCD4.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圆的两条直径,该圆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该圆所在的平面。在圆周所在的平面内将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先后以相同的速率v沿

3、不同的方向射向圆形区域,粒子将经过圆周上的不同点,其中经过C点时粒子的动能最小。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方向由A指向BB.电场强度方向由D指向CC.粒子到达B点时动能最大D.粒子到达D点时电势能最小-6-5.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奔月的梦想。若嫦娥一号沿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的半径为R,国际空间站沿圆形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4R,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原创试题改编]A.国际空间站的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大B.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比嫦娥一号大C.国际空间

4、站的周期比嫦娥一号长D.国际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大6.放射性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而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X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和最后都变成,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图中()[原创]A.a=84,b=206B.①是β衰变,放出电子,电子是由中子转变成质子时产生的C.②是β衰变,放出电子,电子是由中子转变成质子时产生的D.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可变成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闭合开关S,待电流达到稳定后,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为Q.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图示位置向a端移动一些,待

5、电流达到稳定后,则与P移动前相比()[原创]A.U变小B.I变小C.Q不变D.Q减小8.如图所示,有两根和水平方向的光滑平行的金属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金属导轨足够长。空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有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趋近于一个最大速度,则()A.如果F增大,vm将变大B.如果B变大,vm将变大C.如果R变大,vm将变大D.如果m变小,vm将变大-6-9Ⅰ.在电阻测量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总存在系统误差。某校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消除电表内阻对测量影响的探究,下面是

6、某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阻的值,其主要操作过程是:(1)闭合电键S1,将电键S2接2,调节滑动变阻器和,使电压表读数尽量接近满量程,读出这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和;(2)请你接着写出第二步,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     ,由以上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被测电阻的表达式为      。Ⅱ.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②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

7、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D、LE、LF.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点.(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