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

ID:49632049

大小:90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2-26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重庆23中学地理组邱明考点说明:考纲解读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识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分布位置、风带的风向)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应用:运用大气环流原理解释常见地理现象。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地转偏向力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3)季节移动规律: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冬季。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极地高气压信风极地东风太阳直射点偏北偏南说明:关于气压带风

2、带重点要掌握气压带风带的:1形成、2位置、3名称、4移动、5对气候的影响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案列法)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西风带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难点讲解: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可以

3、归纳为顺口溜: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信风干。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例1]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

4、图完成(1)~(2)题。(1)关于丙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北移夏季南移B.气温高,气流上升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大D.控制地区降水丰富(2)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例2](2012·桂林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2)题。(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①B.②C.③D.

5、④高考再现:(2011·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3)题。(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与①地相比,②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课堂练习: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

6、N~40°N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2012·盐城三模)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4.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课下练

7、习:(2013·江苏百校联考)读图,回答1~2题。1.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②地常年盛行风()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

8、的是____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