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课件.ppt

作文审题课件.ppt

ID:49649016

大小:267.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2-26

作文审题课件.ppt_第1页
作文审题课件.ppt_第2页
作文审题课件.ppt_第3页
作文审题课件.ppt_第4页
作文审题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审题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擦亮你的双眼___审题与切题训练这是什么类型的作文?1.在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再自选一个合适的词语(如音乐、读书、挫折、爱……)填到所选的作文题中的横线上,然后作文.(70分,其中卷面和书写各占5分)题目:①生活因_____更精彩②生命因_____更精彩注意: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选题作文。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困难,但只要你愿意去做,就会觉得其实很简单;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却不简单。相信你也有类似的体验。请你先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其中一道,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如“拥有幸福”、“拒绝诱

2、惑”、“关爱他人”、“为人父母”……),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70分,其中卷面和书写占5分)题目:(1)很简单(2)不简单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抄袭。3.成长的岁月里,我们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道酬勤,天才出于勤奋,爱拼才会赢,知识改变命运……请以“生活告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要有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与感受,情感真挚;3.诗歌除外,文体自定,600字左右。4.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我们曾得到了父母、家人、老师、朋友、甚至陌生的爱心人士的礼物

3、。这些礼物或许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或许是一句真诚的鼓励,或许就是冬日里的那件棉衣……请你以《礼物》为题,写一篇充满感情的文章。注意:要求字迹工整易认,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5.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

4、……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请你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4、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内;5、字数不少于600字;6、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地名。6.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竞争,产生矛盾,碰到困难。在竞争中,我们倡导合作,达到双赢,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发生矛盾时,我们倡导宽容,善待他人,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面对困难时,我们倡导乐观,笑脸相对,只要树立战胜他们的勇气和信念,具有恒心和执着的精神,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读了上面的材料,你

5、是否联想到生活中某些经历和见闻?是否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2、诗歌除外,文体自定;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地名。一、注意文题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二.审题的方法1.紧扣题眼法2.添加要素法3.引申题意法4.小题大做法5.大题小做法6.另求新路法(一)紧扣题眼法就是扣住题目中的关

6、键词语,深入挖掘题目中的含义。如作文题“难忘的老师”,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难忘”,也就是要写出内心感触最深的。另外从非关键词可知,这是要求我们写记叙文,并以写人为主。那么写什么人呢?题目要求是“老师”,如果写同学朋友或父母就偏题了。再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告诉我们,重点要写家庭中发生的细琐杂事。(二)添加要素法就是通过增补一些附加的成分,让原来的作文题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题意更鲜明。如“笑声”这个题目,如果不想办法缩小范围或具体化,还真难下笔。如果我们在题目前添加上地点或人物,使之成为“教室里的笑声”或“爸爸的笑声”等,写作范围就明朗化了;如果在题目后面添加事件,使之成为“笑

7、声激励了我”或“笑声化解了矛盾”等,这样写作的重点就明确了。(三)引申题意法对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题目意思引申。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可见,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这种引申法最适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