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2).ppt

滥竽充数 (2).ppt

ID:49670128

大小:2.64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2-29

滥竽充数 (2).ppt_第1页
滥竽充数 (2).ppt_第2页
滥竽充数 (2).ppt_第3页
滥竽充数 (2).ppt_第4页
滥竽充数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滥竽充数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掩耳盗铃B画蛇添足坐井观天拔苗助长23.寓言两则新安县西苑学校王玉勤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的特点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滥竽充数字面上的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竽(yú)竽是用竹做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读一读滥竽充数南郭先生自称齐宣王腮帮装腔作势齐湣王继承逃走2、根据

2、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自主学习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自主学习齐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起吹齐湣王一个一个地吹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偷偷地逃走了混逃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排场:形容铺张的场面合作交流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哪些词句能看出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组内交流。2、从故事的结局来看,“滥竽充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提高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哪些词句能看出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

3、”。每逢吹竽,南郭先生总是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它()着耳朵,两眼()望着前方,四肢()趴在地上。这真是一只可怜的小狗!细节描写展示提高从故事的结局来看,“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偷偷地逃走了。南郭先生简直吓坏了,他吓得_____,他心想:__________。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寓意检测提升“滥竽充数”的用法选择带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滥竽

4、充数:①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有才学的人群中欺骗别人;②比喻以假冒充真的,以次冒充好的;③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的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1、农贸菜市场有一些经营者把烂鱼放到鲜鱼中滥竽充数以高价格卖出。()2、不懂就不懂,不能在大伙儿里边滥竽充数不懂装懂。()3、班长小红谦虚地说:“这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都是全体同学干出来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挂个空名而已。()②①③滥竽充数南郭先生逃走以后……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知识卡片推荐阅读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

5、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