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综合水力计算实例.doc

水闸综合水力计算实例.doc

ID:49692066

大小:30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3

水闸综合水力计算实例.doc_第1页
水闸综合水力计算实例.doc_第2页
水闸综合水力计算实例.doc_第3页
水闸综合水力计算实例.doc_第4页
水闸综合水力计算实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闸综合水力计算实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闸水力计算一、基本资料某平底水闸担负汛期某河部分排洪的任务。在汛期,当邻闸泄流量达5000m3/s时,本闸开始泄洪。根据工程规划,进行水力计算的有关资料如下:1.水闸宽度设计标准.(1)设计洪水流量为1680m3/s,相应的上游水位7.18m,下游水位为6.98m;(2)校核洪水流量为l828m3/s,相应的上游水位为7.58m,下游水位为7.28m.2.消能设计标准因水闸通过设计洪水流量时,上下游水位差很小,过闸水流呈淹没出流状态,故不以设计洪水流量作为消能设计标准。现考虑汛期邻闸泄洪流量为5000m3/s时,本闸开始

2、泄洪,此时上下游水位差最大,可作为消能设计标准.其相应的上游水位为5.50m,下游水位为2.50m,并规定闸门第一次开启高度m。3.闸身稳定计算标准(考虑闸门关闭,上下游水位差最大的情况)(1)设计情况:上游水位为6.50m,下游水位为-1.20m:(2)校核情况:上游水位为7.00m,下游水位为-120m。4.水闸底板采用倒拱形式,底板前段闸坎用浆砌块石填平。为了与河底超高相适应,闸坎高程定为-1.00m,倒拱底板高程为-1.50m.5.闸门、闸墩及翼墙型式:闸门为平面闸门,分上下两扇。闸墩墩头为尖圆形,墩厚m.翼墙为圆

3、弧形,圆弧半径m.6闸址处河道断面近似为矩形,河宽m.7.闸基土壤为中等密实枯土.8.水闸纵剖面团及各部分尺寸见图15.1。二、水力计算任务:1.确定水闸溢流宽度及闸孔数;2.闸下消能计算;3.闸基渗流计算.三、水力计算:1、确定水闸溢流宽度及闸孔数平底水闸属无坎宽顶堰。先判别堰的出流情况。已知设计洪水流量Q=1680m3/s,相应的上游水位为7.18m,闸坎高程为-1.00m,则宽顶堰堰上水头m又知河宽m,则下游水位为6.98m,则下游水面超过堰顶的高度由表10.9知,为宽顶堰淹没出流.据堰流基本公式(10.4);可得水

4、闸溢流宽度对无坎宽顶堰。取侧收缩系数。因流量系数m和淹没系数均与堰宽有关,必须用试算法求。现设75m。根据得。再根据,由表10.9查得。于是得假设与计算值近似相等,故m即为所求.每孔闸宽往往决定于闸门形式、闸门启闭机的能力及其他具体条件。取每孔间宽=6m,则闸孔数。现取,则水闸实际溢流宽度m求通过水闸的实际流量。根据及由表10.8查得m=0.355。再根据.由表10.9查得。则实际流量m3/s实际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所取值满足要求.再核算所取值能否满足通过校核流量l828米/秒的要求.已知相应于校核流量的上游水位为7.58m

5、,则堰上水头为宽顶堰淹没出流。按,由表11.9查得,则通过水闸的流量所取值满足要求。决定采用水闸溢流宽度2、闸下消能计算根据本间设计要求,闹下消能按上游水位为5.50米,下游水位为2.50米,闸门开启高度的情况计算.(一)判别属于堰流或闸孔出流闸上水头m由式(10.1)知为闸孔出流.(二)判别属于自由出流或淹没出孔流因闸孔流量为未知,尚无法判别闸孔出流情况,先假设为自由孔流,算出流量后再行校核。宽顶堰上平面闸门自由孔流的流量公式(11.21)计算:已知闸孔宽度;m;先不计,即对底部为锐缘的平面闸门,闸孔流量系数按式(10.

6、25)计算:以上各值代入流量公式中得按所得的流量近似值求,再计算流量的较精确值:故得所求流量与第一次近似值甚为接近,不必再算。下面校核是否属于自由出流.按,由表10.11查得锐缘平面闸门的垂向收缩系数.由式(10.29)可得临界水跃跃后水深下游水深因为自由孔流,与原假设的出流情况相符,所求流是正确的.因为是自由出流,闸下发生远离水跃,需要做消能工,采用消力池。.(三)求消力池深度水闸单宽流量临界水深由表10.12查得平底闸平面闸门的流速系数。按及值,由附录图Ⅳ查得因闸底为倒拱,可利用闸坎后一段长11m的倒拱底板作为消力池的

7、一部分,故以倒拱底板高程-1.5m作为消力池池底高程,即采用池深(四)求消力池长度l消力池长度按公因按Ⅳ查得所以水越长度则池长采用池长为17m(包括倒拱底板后段11m及底板外另加的6m,见图15.1)。(五)求海漫长度海漫长度(即跃后保护段长度)按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公式计算:式中上下游水位差m: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可按消力池宽度求得:对粘性土壤,可取系数.于是采用海漫长度为30m。3、闸基渗流计算闸基渗流主要是计算渗径长度和闸底渗流压强。至于渗流量,因闸基为粘性土壤,渗透性小,且本工程对控制渗流量要求不高,故不必计算。(—

8、)求渗径长度渗径长度应能满足水闸上下游水位差最大时的防渗要求,故按上下游水位差最大的情况来确定。上下游水位差最大的情况为闸身稳定计算中的校核情况,相应的上游水位为7.0m,下游水位为-1.2m,最大水位差按水闸结构布置要求,初步拟定闸底轮廓线,再核算渗径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因本闸水位差较大,由结构布置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