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画即画”.doc

“胡画即画”.doc

ID:49753049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4

“胡画即画”.doc_第1页
“胡画即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胡画即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胡画即画”山东青岛六中孟国华    每当我凝视凡高画册中的《自画像》、《向日葵》、《收割》、《风中的麦田》等作品,在这个并没受到严格科班训练的大师笔下的造型与笔触中,那种毫无拘谨的自由与任性的“胡画”,不断激起我的联想,即:色彩基础训练,为什么不能像凡高那样注重激情,注重感觉,直捕颜色,直抒胸怀,重色重情。教师不应将公式化的造型与色彩表现强加学生,而应当了解、保护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胡画”中建立自信,呈现个性张扬。  在学习中,是培养学生的“自信”,还是按部就班地传播步骤?似乎两者处于一种难以处理的矛盾之中。因为前者培养的是一种体现个性的主动,而后者培养的是千人一面的模

2、式。实际上,培养“主动”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学,而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更高了。因为建立自信并非“一日之寒”,首先要改变观念与意识。通过欣赏毕加索、马蒂斯、凡高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大师们敢这样画,我为什么不敢”,就在于改变原有的观念、意识与眼的审美尺度,形不能完全成为约束情感宣泄与审美感觉的框架。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主动与自信就可以建立起来。在色彩训练的初级阶段,主动与自信对一些刚刚接触色彩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看似放开与自由的“胡画”、“乱画”,实则反映出教师在培养学子们进行色彩训练时,是以“感性”为先,还是以“理性”为先的主旨。而对色彩感受在画面上的呈现,若达

3、不到一定层次的“乱”,既难以反映出学生的激情与感受,也很难体现学生全面把握、内涵丰富、感受深入,更具欣赏性、趣味性的审美尺度。  色彩训练中的步骤与方法,是学生登堂入室的第一步,但如果在规范的步骤与方法中,失掉自我感受,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画的教学指导,教学就不能看作是一种成功。生活中许多初学钢琴的孩子,为什么失掉兴趣,而恨不得把钢琴都砸了,其重要原因在于开始阶段过死和无趣味性的严格训练,使初学者失掉了一定的自由和自信。色彩训练,如何让学生快速地捕捉“第一印象”、“第一感觉”,就不能像学习素描那样,“由浅入深”,慢条斯理地再现客观世界。必须不拘泥于细节、形体和所谓的步骤,而是快速

4、地捕捉“印象”和“感觉”这一色彩的特征,并在画面上呈现出来。这种方法虽有“胡画”之意,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与培养敏锐的“感觉”与“印象”。有时教育的条条、框框,可能会磨掉学生的“自信”与“锐气”。作为师者的责任,应该去唤醒学生们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而不是埋没这种感觉。“胡画”则在这种培养中,起到一种重要的推动作用。“胡画”,首先帮助学生建立的是自信。只有自信才敢于下笔,敢于表现自己的“印象”与“感觉”。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印象”与“感觉”,就应该敢于不择手段,不拘泥于细节,而着眼于“整体”与“感受”。  自信,是所有学有所成的人的一种优良品质。毕加索、马蒂斯、蒙克、蒙德

5、里安、康定斯基、弗洛伊德之所以能成为继往开来的大师,就在于他们看似“胡画”的过程中,在艺术创新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开拓自我、建立自我的信念与卓识。当然,这种信念是在“胡画”中的反复体验与领悟中建立的,是不同于前人、别人而形成的绘画风貌。  “胡画”看似是一种无法,实则是一种强调“印象”与“感觉”的“色彩入门”的训练方法。尤其是把这种“胡画”与有方法步骤的“理由”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的色彩素质能力,会产生快速的飞跃和呈现个性的特质,这恐怕是我们艺术教育应该培养的目标。  无法的“胡画”在色彩学习的初级阶段,对有素描基础的学生们有积极的作用,是对初学色彩的人解除“画色彩真难”的困惑更

6、是一味良药,能使学子们及早地进入色彩感觉的世界中去,符合艺术人才的培养规律。  胡写此文,作为几十年艺术教学和实践的体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把自己的“认为”说出来,把自己与学子们的实验作品呈现出来,供大家研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