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汉族民歌刘超 (2).doc

教案汉族民歌刘超 (2).doc

ID:49763737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4

教案汉族民歌刘超 (2).doc_第1页
教案汉族民歌刘超 (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案汉族民歌刘超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族民歌》教案设计——执教人:小海中学刘超【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教学模块】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教学对象】高一年级【设计时段】一课时【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情感。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号子、山歌、小调),并能总结其音乐特点。3、能与同学合作,共同表演《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在熟悉《茉莉花》小调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活动。教学重点: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教

2、学内容:《澧水船夫号子》、《过滩号子》、《下四川》、《刘三姐》的山歌对唱片段、《无锡景》、《茉莉花》教学难点:山歌和小调的区别,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课前音乐播放汉族民歌,引入我国汉族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2、学生说说对民歌的理解,教师小结点题二、深入展开新课教学(一)号子1、听赏体验《澧水船夫号子》,交流分析音乐作品;2、师生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3、交流归纳号子的音乐体裁特点:(二)山歌、小调(对比听赏)1、对比听赏体验《下四川》、《无锡景》、从音乐基本表现要素方面比较

3、分析;2、听赏体验《刘三姐》的山歌对唱片段,加强对山歌概念和特色的理解;3、了解不同地区的山歌有不同的名称3、交流归纳山歌、小调的音乐体裁特点:4、快速听辨音乐片段所属体裁(山歌或小调)三、总结交流巩固概括汉族民歌三种不同体裁、题材内容及艺术特点四、活动创编用江苏《茉莉花》的曲调为主旋律,创编赞美南通的歌曲(教师提供具有南通人文特色的提示性词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五、课堂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