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井、刮削技术.ppt

通井、刮削技术.ppt

ID:49770845

大小:5.36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3-01

通井、刮削技术.ppt_第1页
通井、刮削技术.ppt_第2页
通井、刮削技术.ppt_第3页
通井、刮削技术.ppt_第4页
通井、刮削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井、刮削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井下作业公司通井、刮削技术通井技术目录:一、通井的目的二、通径规的结构三、通井的原理四、通径规的选择五、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六、通井技术要求七、通井井控要求八、资料录取九、实例十、通井注意事项通井技术一、通井的目的一是清除套管内壁上粘附的固体物质,如钢渣、毛刺、固井残留的水泥等;二是检查套管通径及变形、破损情况;三是检查固井后形成的人工井底是否符合试油要求;四是调整井内的压井液,使之符合射孔要求。通井技术二、通径规的结构1、接头;2、本体。蓝色为敞口通径规;黑色为封口通径规。通井技术三、通井的原理将通径规接在下井

2、第一根油管或钻杆的末端,逐步加深管柱,下入至井底或设计深度,用修井液洗井一周以上后提出通径规。通井技术四、通径规的选择1、新井、普通井通井通径规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4mm~8mm,壁厚为2.5mm~5mm,有效长度为1200mm。特殊作业井其有效长度应大于待下入井内工具的最大长度的10~30cm。2、老井通井通径规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4mm~8mm,壁厚2.5mm的敞口薄壁通井规,有效长度为1200mm,特殊作业井其有效长度应大于待下入井内工具的最大长度的10~30cm。3、水平井、大于45°斜井通井通径规尺寸选择

3、要根据套管记录而定,采用橄揽形状,最大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6mm~8mm,壁厚8mm~10mm,有效长度为0.3m~0.4m。通井技术五、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1、通井前的准备:选择小于套管最小内径4mm~8mm符合设计要求的通径规,仔细检查、测量、记录通径规尺寸;清洗油管(或钻杆)管体及内外螺纹,检查油管(或钻杆)有无弯曲、腐蚀、裂缝、孔洞和螺纹损坏。不合格油管(或钻杆)应有明显记号并单独摆放,不准下入井内。暂时不下井的油管(或钻杆)应分开摆放;准确丈量下井油管(或钻杆)三次,累计复核误差应小于或等于0.2‰;井

4、口安装防喷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试压。防喷器型号和压力级别应与设计要求相符。通井技术五、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2、工艺过程1)新井、普通井通井a将通径规连接在下井第一根油管(或钻杆)底部并上紧,下井7根~10根油管(或钻杆)在井口安装自封封井器;(自封封井器具有防止井口落物和清理油管外壁上附着的油水及泥砂)。b下放管柱,通井时应平稳操作,管柱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20m/min,下至距离设计位置、射孔井段或人工井底以上1OOm时,应减慢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10m/min。当通至人工井底应加压10kN~20kN,

5、重复两次。c通井时,若中途遇阻,悬重下降控制不应超过30kN,并平稳活动管柱、循环冲洗。d通径规下至设计深度或人工井底后上提管柱2m,用1.5倍井筒容积的工作液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e上提管柱起出通径规,起到最后5根~7根油管或钻杆时,应拆卸掉井口自封封井器并控制上提速度小于或等于5m/min。f起出通径规后清洗干净,仔细检查通径规表面有无划痕或损坏,并详细描述。通井技术五、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2、工艺过程2)老井通井a通井前应进行冲砂等工序,再进行通井施工。b将通径规连接在下井第一根油管(或钻杆)底部并上紧,下井

6、7根~10根油管(或钻杆)在井口安装自封封井器;c下放管柱,通井时应平稳操作,管柱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20m/min,下至距离设计位置、射孔井段或人工井底以上1OOm时,应减慢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10m/min。当通至人工井底应加压10kN~20kN,重复两次。d通井时,若中途遇阻,悬重下降控制不应超过30kN,并平稳活动管柱、循环冲洗。e通径规下至设计深度或人工井底后上提管柱2m,用1.5倍井筒容积的工作液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f上提管柱起出通井规,起到最后5根~7根油管或钻杆时,应拆卸掉井口自封封井器并

7、控制上提速度小于或等于5m/min。g起出通井规后清洗干净,仔细检查通径规表面有无划痕或损坏,并详细描述。h通井至设计位置后,若中途遇阻须停止作业,通径规应上提至射孔井段顶界以上30m。通井技术五、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2、工艺过程3)水平井、大于45°斜井通井a将通径规连接在下井第一根油管(或钻杆)底部并上紧,下井7根~10根油管(或钻杆)在井口安装自封封井器;b下放管柱,通井时应平稳操作,管柱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20m/min,下至距离设计位置、射孔井段或人工井底以上1OOm时,应减慢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

8、等于10m/min。当通至人工井底应加压10kN~20kN,重复两次。c通井时,若中途遇阻,悬重下降控制不应超过30kN,并平稳活动管柱、循环冲洗。d通径规下至设计深度或人工井底后上提管柱2m,用1.5倍井筒容积的工作液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e上提管柱起出通井规,起到最后5根~7根油管或钻杆时,应拆卸掉井口自封封井器并控制上提速度小于或等于5m/min。通井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