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常见CT征象.ppt

肺部常见CT征象.ppt

ID:49786030

大小:504.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3-01

肺部常见CT征象.ppt_第1页
肺部常见CT征象.ppt_第2页
肺部常见CT征象.ppt_第3页
肺部常见CT征象.ppt_第4页
肺部常见CT征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部常见CT征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节与肿块肿块>3cm3cm>结节>1cm1cm>小结节>0.5cm0.5cm>微结节磨玻璃影指肺部CT或薄层CT上,肺密度轻度增加,支气管或血管轮廓可见,形似磨玻璃。意义:任何使肺组织实变,远端气腔含气量减少,且不使肺泡完全闭塞的因素。在平片或CT肺窗上常常可以看到自肺内肿块或结节边缘向肺周围实质伸展的、不与胸膜相连的放射状无分支短线状影。小于5mm的毛刺称为短毛刺,大于或等于5mm的称为长毛刺。肺结节或肿块边缘有很多种情况,锯齿、尖角、三角形、分叶等,其中前三种情况称作棘突征;边缘线条影如果和胸膜相连则称作胸膜凹陷征;如果边缘线条有分支,则为血管影。毛刺征主要见于周围型肺

2、癌,是肿瘤细胞向邻近血管鞘或局部淋巴结浸润,或者促结缔组织生成反应形成的纤维带。良性结节如炎性假瘤和结核球,边缘也可见毛刺,不过常常是长毛刺。空气半月征(海蚌含珠征)该征象通常被认为是曲菌移植到已有的空洞内或在血管侵袭性曲菌病中梗死的肺收缩的结果。但该征象也见于其他情况,包括结核病、Wegener肉芽肿、空洞内出血和肺癌。真菌感染的早期X线表现可能正常,之后出现但发或多发边界不清的周围性斑片状影,最后呈大片状或结节、或肿块抑或粟粒状,大约半个月后出现空气半月征(发生率约50%)。空气半月征马赛克征马赛克征表现为肺密度增高区和肺密度减低区夹杂相间呈不规则的补丁状或地图状。吸气相

3、上的马赛克征可能是由浸润性肺疾病、空气潴留或血管阻塞引起。呼气相的马赛克征更加明显,则可确定有空气潴留引起。血流分配到那些正常肺组织区的密度则增高,表现为相应肺密度区域的增高。这种异常的低密度和正常肺组织的相对高密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所谓的「马赛克分布」。这种征象的形成主要有小气道疾病、血管性疾病如肺栓塞、浸润性肺病如卡氏非囊虫肺炎、慢性嗜酸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及化脓性肺炎等。树芽征是指病变累及细支气管时,由于炎性渗出物或分泌物堵塞细支气管,CT表现为小叶中心分枝状线影和与其相连的细支气管横断面结节影,状如春天里挂满枝芽的「树」,即「树芽征」。 CT不能显示直径小于2mm支气管

4、,故正常小叶支气管CT扫描时不显示,但当小叶支气管发生病变时,CT就可以显示出来。树芽征的相关疾病有:肺支气管的感染性病变、免疫性疾病如变应性支气管肺型曲霉菌病、先天性疾病如囊性肺纤维化及纤毛运动异常综合征(Dyskinetic’s综合征)、吸人刺激性物质等。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CT肺窗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2mm。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起初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有特异性,但随后发现该征象也见于类球孢子菌

5、病的描述中。和晕征相似,当该征象见于多种疾病后,可能失去其特异性。晕征CT上结节及肿物周围晕状磨玻璃影,密度低于中央结节,高于正常肺组织,形似日晕。常见疾病1、出血性的肺结节(侵袭性曲菌病、念珠菌、结核、病毒性肺炎)(weigner肉芽肿、kabosi肉瘤)2、肿瘤浸润性结节(肺泡细胞癌、淋巴瘤、肿瘤肺泡内生长)3、非出血性结节(机化性肺炎)肺转移瘤CT检查时,肺间质显示重要改变即间隔不规则增厚和串珠样改变,尤其在肺高分辨CT图像上,在肺野周边部或外1/3的肺内小叶间隔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增厚。并把这一表现称作「申珠样隔征」。这一表现的病理基础被认为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和淋巴

6、管内生长及继发血管周围和间质水肿及纤维化所致。该征主要见于肺转移瘤,其次也见于肺结节病和先天性肺小叶周围纤维化。镜检可见在肺泡间毛细管及淋巴管内和其周围有瘤细胞性小结节,病变远端有隔水肿、纤维化和血管扩张碎石路征或称铺路石征,主要表现为在弥漫性或散在分布的毛玻璃样浸润影中,有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线状影重叠存在。碎石路征最初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病例中发现,并认为是PAP特征性的胸部CT表现;但实际上,感染性疾病、肿瘤、特发性肺弥漫性疾病(DPLD)、吸人性病变等都也可以出现。肺泡性蛋白沉积症是一种亚急性、进行性呼吸功能不良,肺泡内积聚富有黏蛋白物质及脂质的疾病。又称肺泡

7、磷脂沉着症,是一种原因不明及发病机制不清的罕见慢性肺部疾病。其特点为肺泡内有富含脂质的糖原(PAS)染色阳性蛋白物质沉着,这些物质被称作表面活性物质,是磷脂和各种表面活性蛋白的混合物。由于肺泡腔和气道内堆聚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致使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肺泡蛋白沉积症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儿童阶段的PAP有两种类型:致死性的先天性PAP和后天获得性的PAP。1.膈肌征:横隔顶向头侧凸出,低密度影在膈外周为胸水,在膈内为腹水。 2.膈脚移位征:胸水时压迫膈脚向前、向外侧移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