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经典致敬》读后感.doc

《向经典致敬》读后感.doc

ID:49848324

大小:17.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向经典致敬》读后感.doc_第1页
《向经典致敬》读后感.doc_第2页
《向经典致敬》读后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向经典致敬》读后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是我们的同行凤华小学三年级王忠英当我看到朱煜老师的《孔子是我们的同行》这个题目的时候,内心的感觉真的是各种滋味都有。从小就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圣人,与我们太遥不可及。读了这本书感觉一下子拉近了圣人和我们的距离,仅从教育方面而言,孔子创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代给教师的要求很高,那么教师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这些挑战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地学习。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

2、高自我,充实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当作生命的必需,你就会心甘情愿地学习,从而轻松地工作、快乐地工作。学而不厌、积极进取,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可贵的思想和学习品质,是教师的职业责任,也是爱岗敬业的表现。学习还应该注意方法。善于学习的人总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善于学习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信息量大,获取知识的能力变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只有“学而不厌”,不断探索,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也就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希望学生“学而不厌

3、”,教师就要“学而不厌”。“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一个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老师,其学生也必然会继承老师的勤学善思的传统,如果教师厌倦学习,学生又怎能热爱学习?“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基础。“诲人不倦”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乐教、善教。乐教,就是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这样就能享受到教育的乐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怎么会“倦”呢?善教,指的是教学的方法。教师认真研究教育教学中“诲”的方法,创新“诲”的途径,更新“诲”的内容,达到“诲”的最佳效

4、果,这样的“诲人不倦”一定会受到学生欢迎的,也一定能够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的学生。现如今,“诲”的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上,将课本知识通过教师引据经典、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这是一种比较传统但也是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诲”;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把“皮球”踢回去,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寻找答案,或者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独立去解决,这是“授之以渔”,是当今比较倡导的“诲”;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学生以帮助、点拨和鼓励,使学生一步步走向

5、成功,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诲”;假如教师真正能够做到做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那就一定能够取得丰厚的成果。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适合,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仅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具有非常丰富的现实意义。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缺点、特长、性格特征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孔子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

6、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令后人折服。三、循循善诱,威而不猛孔子很讲究教学方法,他的循循善诱的教学法受了学生的高度评价。一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到“欲罢不能”的程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孔子能教育这么多学生,并有七十多名“立于朝”,这与循循善诱的教学法是密切相连的。循循善诱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第一,启发式教学。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第二,循序浙进。孔子教育学生就是这样,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

7、及人。这样,就使学生学问德业日进。第三,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与思中,孔子更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第四,教学相长。孔子认为教与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他非常注意从学生那里获得启发,如在《诗》的教学中就是这样。第五,实事求是。循循善诱就是要把学生“诱”向真理,这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他不仅公开宣言“我非生而知之者”,而且公开说自己“无知”。第六,态度庄重。做为教师只有情绪稳定了,态度庄重了,在学生面前才能做到谨慎行事,三思而行,也才能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不难看出,孔子有关教学方法的论

8、述在现今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习惯的方法来教学,不管学生的个性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