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共患病_痘病.ppt

传染病共患病_痘病.ppt

ID:49950325

大小:1.4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05

传染病共患病_痘病.ppt_第1页
传染病共患病_痘病.ppt_第2页
传染病共患病_痘病.ppt_第3页
传染病共患病_痘病.ppt_第4页
传染病共患病_痘病.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共患病_痘病.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痘病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哺乳动物痘病:在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痘疹;禽痘:在皮肤上产生增生性和肿瘤样病变。绵羊痘、鸡痘的危害大,病死率高。病原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6个属和未定属的成员:正痘病毒属、副痘病毒属、山羊痘病毒属、禽痘病毒属、野兔痘病毒属和猪痘病毒属结构复杂:病毒粒子呈砖形或卵圆形,大小约为300~450×170~260nm。有类脂质和管状或球状蛋白组成的外膜,内部是哑铃状的芯髓(DNA和蛋白质)以及1~2个功能不明侧体。病毒基因组—线状双股DNA,130kb~280kb,编码200多种蛋白质培养上皮细胞:在细胞质中形成包涵体(普通显微镜可见)

2、鸡胚(除副痘和猪痘病毒外):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痘斑对环境抵抗力较强干燥痂皮中能存活数月氯制剂消毒效果好正痘病毒属包括牛痘、痘苗、天花、类天花、鼠痘、兔痘、猴痘、水牛痘、骆驼和马痘。副痘病毒属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感染幼龄羔羊(羊口疮),在唇部和周围皮肤上引起丘疱疹。可感染人,手和面部发生水疱。(在中国华北、西北地区有发生)野兔痘病毒属粘液瘤病毒以及兔、野兔和松鼠的纤维瘤病毒,可感染人。由节肢动物传播。猪痘病毒属猪痘病毒1种。不感染人,由猪虱传播,良性。山羊痘病毒属(绵羊痘、山羊痘和疙瘩皮肤病)不感染人,由节肢动物进行机械性传播。在皮肤上出现全身性痘疹,类似病变可发生在咽部和气管粘

3、膜,甚至发生在真胃。在肺中发生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发痘期→化脓期→结痂期(痊愈期)病程一般是3~4周,死亡率5%~50%以上。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以下几个类型。融合痘(臭痘):痘疹密集,相互融合成片。由于化脓菌的侵入,在痂皮下积聚大量的脓液。皮肤发生弥漫性肿胀和坏死,恶臭,并伴发热和重剧的全身症状。出血痘(黑痘):在痘疹聚集的部位发生出血和淤血,呈黑红色或紫红色。坏疽痘,由于侵入的坏死杆菌的作用,使痘疹形成溃疡,皮肤坏死深达肌肉层。羊痘:皮肤痘疹之皮下观羊痘:瘤胃黏膜痘疹羊痘:肺痘疹防治:局部消毒、清创,防止继发感染;接种疫苗可预防本病。禽痘病毒属包括鸡痘、鸽痘、火鸡痘

4、、金丝雀痘、鹌鹑痘、情鸟痘、麻雀痘和燕八哥痘等。通常由昆虫传播,由外伤或羽毛囊直接接触传播。秋、冬季节流行。鸡痘和火鸡痘的死亡率较低,但严重病例,可高达50%。金丝雀痘可导致80%~100%的死亡率。皮肤型:冠、肉髯、眼睑等无毛部位的局灶性上皮增生,形成结节、结痂。黏膜型(白喉型):在口腔和咽喉粘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形成假膜。混合型:上述两种均有。鸡痘皮肤型鸡痘皮肤型鸡痘,病鸡腿部、趾部溃疡,有痘斑。黏膜型鸡痘防制做好环境卫生,减少蚊虫叮咬;避免啄癖和外伤;通过翼翅刺种方法,免疫接种4周龄的鸡或产蛋前1~2月的育成母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