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ppt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ppt

ID:50022249

大小:15.43 MB

页数:143页

时间:2020-03-01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ppt_第1页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ppt_第2页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ppt_第3页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ppt_第4页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技术填埋的概念与分类填埋场总体规划及场址选择填埋工艺防渗系统填埋气体的产生、处理与收集渗滤液的产生、处理与收集填埋场封场及其综合利用9.1填埋的概念与分类卫生填埋处置技术的概念填埋场的分类9.1.1卫生填埋处置技术的概念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判断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依据是否落

2、实了卫生填埋工艺,如推平、压实、覆盖等;是否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防渗要求;污水是否处理达标排放;填埋气体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理;蚊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考虑终场回用。填埋处理技术特点优点如有适当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一般以此法处理最为经济;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其一次性投资较低;卫生填埋是一种完全的、最终的处理方法;可以接受各种类型的生活垃圾而不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收集;有充分的适应性,能处理因人口和卫生设施增多而加大产量的生活垃圾;边缘土地可重新用作停车处、游乐场、高尔夫球场、航空站等缺点:渗沥液水质、

3、水量波动较大,处理难度大;渗沥液污染强度高,二次污染严重;封场后维护监管期长、风险大、费用高、不利于场地及时复用;产气期滞后且历时较长,产气量小,资源化率低;占用大量土地。垃圾填埋场图片垃圾填埋场的功能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产生污染防止外界水进入填埋场利用自然地形或人工修筑形成一定的空间,将一定年限内产生的垃圾贮留在内,待空间充满后封闭,恢复这一地区的原貌对垃圾的稳定化作用对产生的渗滤液和填埋气进行处理贮存隔断处理9.1.2填埋场的分类按地形分类平地型填埋场例:济南垃圾卫生填埋场山

4、谷型填埋场例:深圳下坪垃圾卫生填埋场滩涂型填埋场例: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按反应机制分类好氧填埋场:在垃圾体内布设通风管道,用鼓风机向垃圾体内送入空气,使其保持好氧状态,使好氧分解加速,垃圾稳定化速度较快,且垃圾体的温度较高有利于杀灭病菌,同时使渗滤液的产生量大大减少。填埋场选址山谷准好氧填埋:集水井的末端敞开,利用自然通风,使空气进入垃圾体,在集水管的四周形成好氧区域,而在远离集水管的区域则仍为厌氧区域。这样可以利用好氧区域垃圾降解速度快,而在厌氧区域可以截留部分重金属。其处理效果与好氧填埋场相当

5、,而费用与厌氧填埋场差别不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发展。厌氧填埋场:在垃圾体内无需供氧,基本上处于厌氧状态。由于没有供氧系统因而投资与运行费用低,但其垃圾稳定化时间非常长。9.2填埋场总体规划及场址选择填埋场选址计划填埋量与填埋年限终场利用规划9.2.1填埋场选址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并满足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6889-200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l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CJJ1

6、22-2001)中关于垃圾填埋场选址规定。选址原则环境保护原则经济原则法律及社会支持原则工程学及安全生产原则基本要求场址选择服从总体规划场址满足一定库容要求,通常要求其合理使用年限不能少于10年,特殊情况下不少于8年。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气象条件。应避

7、开高寒区,不应设在龙卷风和台风经过的区域,宜设在暴风雨发生率较低的地区等。对地表水的保护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不能建在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距居民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填埋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内的地区。填埋场场址离开河岸、湖泊、沼泽的距离宜大于1000m,与河流相距至少600m。位于夏季主导风下风向,距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9.2.2计划填埋

8、量与填埋年限场地的面积和容量填埋库区的占地面积宜为总面积的70~90%,不得小于60%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面积和容量与城市的人口数量、垃圾的产率、填埋场的高度、垃圾与覆盖材料量之比,以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关。通常,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4或1:3,目前覆盖用土的体积占总库容的10~25%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600~1000kg/m3场地的使用年限按10~20年计算每年填埋的废物体积:式中:V为一年填埋的垃圾体积m3;W为垃圾产率kg/人·d,通常为0.8~1.2kg/人·d;P为城市人口数;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