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基础.ppt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基础.ppt

ID:50051359

大小:9.3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0-03-02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基础.ppt_第1页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基础.ppt_第2页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基础.ppt_第3页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基础.ppt_第4页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基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基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肿块的边缘特征肿块的内部结构基本形态:圆形肿块征肿瘤的基本含义就是无限生长,空间所有方向上均具有同等机会,因此本质上是趋于圆形或球形的。外界的阻挡、内部组织学差异所致生长不均衡等可能造成形态不规则,但在周围肺野,阻力较小,肿瘤绝大多数是圆球形。圆形肿块征:表现为病灶趋圆形(类圆形),体现了其生长方式为细胞的堆积,以与三角形、长条形及片状病灶区分。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肿块的边缘特征1.分叶征2.毛刺征3.棘突征4.胸膜凹陷征5.支气管血管集中征肿块的内部结构1.CT值与钙化2.癌性空洞3.支气管充气征4.空泡征在增强形

2、态上,肺癌多表现为瘤体完全强化1、分叶征指肿块表面常呈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形似多个结节融合而成,通常可分为深分叶和浅分叶,是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征象,发生率约为80~90%。边缘清晰者,用肺窗观察;边缘不清晰者,用纵隔窗观察。以分叶部分的弧度为标准:弦距与弦长之比≥0.4为深分叶;弦距与弦长之比≤0.2为浅分叶。病理基础肿瘤边缘部位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不同;肺结缔组织间隔的阻挡:腺泡间隔、小叶间隔等;肺血管、支气管分支等引起肿瘤生长受限、产生凹陷,形成分叶。一、肿块的边缘特征病理:腺癌2、毛刺征指结节边缘有数量众多的线条状影,

3、短而直,呈放射状或毛刺状改变,为肺癌较特异性的征象。宜用肺窗观察,纵隔窗消失。分类:以宽度2mm为界,分为粗毛刺和细毛刺以毛刺突出于结节边缘长度5mm为界,分为长毛刺和短毛刺病理基础毛刺征是肿瘤细胞向各个方向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毛刺征的准确定义包括以下方面不与胸膜相连,否则定义为胸膜凹陷征。放射状但无分支,藉此与血管影相区别。边缘的条索或线状影,而不是表现为尖角或棘突征结节旁弯曲的线样结构为瘤旁脉管,不应算是为毛刺毛刺征1mm层厚的MPR图像细短毛刺细长毛刺粗短毛刺3、棘突征影像上指介于分叶与毛刺之间的一种较粗

4、大而钝的结构,在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如同小的三角形。有时也称为一种特殊的分叶。传统的锯齿征应归属于棘状突起。病理基础肿瘤发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是在分叶的基础上向外先行浸润的肿瘤组织。靶扫描、3D重建能较好地显示这种“杵状”结构。17棘突不同于毛刺棘突征:宽约6mm,长度数mm到1cm不等,平均6.6mm,细毛刺 宽1-2mm,长约1-5mm长毛刺 宽1-2mm,长约1-2mm棘突征肺窗、纵隔窗均可见;毛刺肺窗可见,纵隔窗消失。棘突征:近端宽远端窄;毛刺征:近远端相差甚微。18腺癌典型表现:近脏层胸膜面见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

5、阴影,三角形的底部在胸壁,尖指向结节,结节与三角形影之间可为线状影相连。病理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结节内纤维瘢痕收缩牵拉,二是胸膜没有增厚、粘连;肿瘤牵拉的动力来自瘤体内反应性纤维化、瘢痕形成,收缩力通过肺的纤维支架结构传导到游离的脏层胸膜而引起凹陷。胸膜凹入处为液体,但连接于叶间裂时可仅见叶间裂凹入而无液体积聚。4.胸膜凹陷征--胸膜尾征、兔耳征瘤灶与胸壁2-3cm容易产生;胸膜无粘连,凹陷呈双侧对称的喇叭口样;凹陷内容物为水。充分显示胸膜凹入处的液体及无增厚的胸膜是诊断关键,薄层扫描尤靶螺旋CT可准确显示。斜裂胸膜在病灶区走行失去

6、连续性,向病灶方向弧形移位表现为肿块邻近的支气管、动脉和静脉,向病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HRCT及3DCT可以从肺门向外周追踪血管和支气管。最多见于腺癌,并以肺静脉受累最为多见。病理基础支气管血管集中征并非肿瘤的供血血管或肿瘤血管,而是肿瘤瘤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缩对周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管的包绕。4.支气管血管集中征血管集束征1、由于肺癌瘤体内纤维化灶的形成和癌巢的增殖与破坏塌陷,在单位面积里血管的数目增加;并认为此种纤维化灶的形成在胸膜凹陷征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产生上起有

7、重要作用。2、血管集束征的绝大多数并非供血血管和肿瘤血管,被肺癌瘤卷入的肺动脉不参与肺癌供血。3、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程度间接预示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小于或等于10mm周围型小肺癌的绝大多数没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11mm以上周围型肺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程度加重。随着肺癌病理分期的提高,重度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比例亦升高。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在肺癌瘤体的4个象限上均可出现,支气管气相以肺门区和外围区为多。二:结节的内部结构1.CT值与钙化CT值是反映病变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周围型肺癌的CT值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大多数密度均匀,在病灶内有肿瘤坏死液化

8、的部位CT值可低至0Hu。一般认为CT值高于90Hu,可疑有钙化存在,大于120Hu,认为钙化灶存在。肺癌钙化的发生机制有:1)由于肿瘤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细胞营养不良及变性坏死,进而发生钙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