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

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

ID:50087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21

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_第1页
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_第2页
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_第3页
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_第4页
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探讨-规划设计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滨水区概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城市滨水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生态原则;景观规划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具有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近年来,城市滨水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日益受到重视,国内许多滨水城市,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滨水地区进行规划整治,使滨水区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建设成城市标志性的景观,开发了旅游资源,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本文主要就城市滨水区

2、的景观规划设计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1城市滨水区概念与特征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踵的区域。在这里水体和陆地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成为特殊的城市用地。由于水陆交界的优势,而使其具有多样发展的可能性。  由于滨水区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与水密切联系的特有传统文化,使滨水区具有其区别于城市其他区域的环境特征。(1)开放性:从城市的构成来看,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从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因

3、素使得人与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2)多样性:在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性社区建设,形成多样的用地平衡,多样化的功能娱乐、贸易、码头等,准确地提供公众丰富的连续印象和宜人的体验,增强滨水区的吸引力。(3)文化、历史性:大多数城市滨水区在古代就有港湾设施的建设,成为城市最先发展的地方,对城市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城市滨水区规划的意义  首先,城市滨水区的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先,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滨水地区以其景观环境、情趣上的优势为人们所向往,为城市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第二,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成功

4、的滨水景观建设有利于强化人们心中的地域感、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第三,滨水区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它能改善城市的气候,调节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环境容量,促使城市持续健康地发展,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城市滨水区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提高了城市的可居住性,因此,对城市滨水区进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中存在问题分析  3.1生态观念与景观观念相冲突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亲手创造并欣赏这些美景的时候,自身活动的影响也使得水域的生态特征渐渐消失,即自然景观被人工化。江河湖堤岸由自然土变成了混凝土包

5、裹,植物和动物失去了快乐的家园,沿河开山修筑游览大道,边坡岩石裸露,自然植被破坏,把原本漂亮的自然河流掩埋,而把水道变成暗渠,原有空间变成了道路和建筑,再加上过量的污水排放,使得我国的许多城市河道景观失去了其应有价值,自然形态的河流被裁弯取直,被填埋、切割、覆盖,被裹上水泥外衣,致使城市水体不再有生态功能。  3.2规划体系的欠缺  我国景观规划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综合调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施工图。在综合调查阶段是对用地现状、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等客观因素进行统计总结,但是忽视了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忽视了大众的需求。再者,作为景观

6、规划设计体系,我们缺少对案例的最终完成后的后期评价,总结过去是对将来有知道意义的,这一点,我们的近邻日本做的非常好,日本的景观体系把后期评价作为非常重要的环节,设计的好坏,不能仅凭设计者一人,日本几乎所有的设计对其作品均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已达到更进一步贴近公众。  4解决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问题的对策  4.1用景观生态学模式对滨水区进行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强调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系统、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持的生态适宜度,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

7、法。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提高城市结构功能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区规划应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需求的能力,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尊重滨水区特有的自然规律,以开发滨水区景观为主导,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使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构架城市生态系统,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有序健康发展。  (2)整体优化原则。景观生态规划坚持整体优化原则,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努力创造一个社会文明、经济高效、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  (3

8、)多样性、协调共生原则。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前提,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生态位分化的特点,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