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电路.pdf

差分放大电路.pdf

ID:50118358

大小:263.1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06

差分放大电路.pdf_第1页
差分放大电路.pdf_第2页
差分放大电路.pdf_第3页
差分放大电路.pdf_第4页
差分放大电路.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差分放大电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差分放大电路(3.3.1和3.3.2)一、零点漂移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二、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三、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四、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五、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六、差分放大电路的改进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了解零点漂移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2、如何构思出差分放大电路。3、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对称性的重要性。4、掌握差分放大电路主要动态参数的物理意义,以及四种接法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特点。5、通过对Re作用的分析,了解共模负反馈的概念以及引入具有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的必要性。一、零点漂移现象及其产生的原

2、因1.什么是零点漂移现象:Δu=0,Δu≠0的现象。IO产生原因:温度变化,直流电源波动,元器件老化。其中晶体管的特性对温度敏感是主要原因,故也称零漂为温漂。克服温漂的方法:引入直流负反馈,温度补偿。典型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二、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零输入零输出零点漂移若V与U的C变化一样,则输出电压就没有漂移参数理想对称:R=R,R=信号特点?b1b2c1能否放大?R,R=R;c2e1e2T、T在任何温度12下特性均相同。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典型电路信号特点?在理想对称的情况下:1.克服零点漂移;2.零输入零

3、输出。三、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III1.Q点:令u=u=0BQ1BQ2BQI1I2IIICQ1CQ2CQIIIEQ1EQ2EQUUUCQ1CQ2CQuUU0OCQ1CQ2VIRUIR2EEBQbBEQEQe因为小,且RI很小,所以bBQVUR是必要的吗?EEBEQbIEQ2Re1.Q点晶体管输入回路方程:VIRUIR2EEBQbBEQEQe通常,R较小,且I很小,故bBQVUEEBEQIEQ2ReIEQI,UVIRUBQCEQCCCQcBEQ12.抑制共模信号共

4、模信号:数值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即uuuI1I2IciiB1B2iiC1C2uuC1C2uuuU()uU()u0OC1C2CQ1C1CQ2C2uOc共模放大倍数A,参数理想对称时A0ccuIc2.抑制共模信号:R的共模负反馈作用euOc共模放大倍数AcuIc参数理想对称时A0c对于每一边电路,Re=?R的共模负反馈作用: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化等效为共模信号e如T(℃)↑→I↑I↑→U↑→I↓I↓→I↓I↓C1C2EB1B2C1C2抑制了每只差分管集电极电流、电

5、位的变化。3.放大差模信号差模信号:数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即uuu2/I1I2IdiiB1B2iiC1C2uuC1C2u2uOC1△i=-△i,R中电流不变,即R对差模信号无反馈作用。E1E2ee差模信号作用时的动态分析为什么?u差模放大倍数AOdduIdRL(R∥)c2AdRrbbeR(2Rr),R2Ribbeocui(2Rr)IdBbbeRLui(2R∥)OdCc24.动态参数:A、R、R、A、KdiocCMR共模抑制比K:综合考察

6、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CMR号的能力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AdKCMRAc在参数理想对称的情况下,K。CMR在实际应用时,信号源需要有“接地”点,以避免干扰;或负载需要有“接地”点,以安全工作。根据信号源和负载的接地情况,差分放大电路有四种接法: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讨论一若u=10mV,I1u=5mV,则I2u=?u=?IdIc解:u=½u+½u+½u-½u=u+½uI1I1I2I1I2IcIdu=½u+½u-½u+½u=u-½uI2I1I2I1I2IcId所以

7、u=u-u;u=½(u+u)IdI1I2IcI1I2u=5mV,u=7.5mVIdIc四、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Q点分析由于输入回路没有变化,所以I、I、IRLEQBQCQUVI(R∥R)CQ1CCCQcLRR与双端输出时一样。但cL是UCEQ1≠UCEQ2。UCQ2VCCICQRc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模信号作用下的分析1(R∥R)cLAdR(2Rr),RR2Rribbeocbbe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共模信号作用下的分析(R∥R)cLAcRr1(2)

8、R1(R∥R)bbeecLAd2RbrbeRrbbe2(1)ReKCMR2(Rr)bbe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问题讨论1(R∥R)cLAd2RrbbeRr2(1)RbbeeKCMR2(Rr)bbeR(2Rr),RRibbeoc(1)T的R可以短路吗?2c(2)双端输出时的A是单端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