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火系统.ppt

汽车点火系统.ppt

ID:50124798

大小:2.43 MB

页数:118页

时间:2020-03-09

汽车点火系统.ppt_第1页
汽车点火系统.ppt_第2页
汽车点火系统.ppt_第3页
汽车点火系统.ppt_第4页
汽车点火系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点火系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章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作用是适时地为汽油发动机气缸内已压缩的可燃混合气,提供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使发动机能及时、迅速地燃烧做功。要求: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3万伏以内)2.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能量(50--80)毫焦耳3.点火时间应能适应发动机的各种工况(1)点火顺序——即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例:1,5,3,6,2,4)(2)点火时刻——准时点火提前角——从发出电火花开始到活塞上升到上止点为止,在这一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用“”表示。最佳点火提前角——指使发动机发出功率最大,油耗最小时的点火提前角。点火系统的分类:(1)传统点火系利用机械开关(即触点的闭合和打开)

2、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完成点火工作的。(2)电子点火系利用半导体器件(如晶体三极管、晶闸管等)作为开关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完成点火工作。随着对汽车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点火系已无法适应现代发动机的点火要求,目前已逐渐被电子点火系统所取代。第四章点火系统4.1传统点火系统4.2普通电子点火系统4.3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4.4微机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4.5点火系统的使用与检测4.1传统点火系统4.1.1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组成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1)电源及点火开关电源为蓄电

3、池和发电机,标称电压多为12~14V,其作用是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的电能。点火开关的作用是接通或断开电源电路。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l—点火开关2—起动开关3—蓄电池4—起动机5—高压导线6—阻尼电阻7—火花塞8—断电器9—电容器10—点火线圈11—附加电阻12—配电器(2)点火线圈点火线圈的功用是将12V的低压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电。(3)分电器分电器主要包括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断电器的作用是用来接通或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电路。配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气缸的工作顺序送往各缸的火花塞。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其作用是减小断电器触点分开时的火花,延长触点的

4、使用寿命,提高次级电压。点火提前机构的作用是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汽油辛烷值的变化而改变点火提前角。(4)火花塞火花塞的作用是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2、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来自蓄电池或发电机的12V低压电,经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电,由分电器按一定规律送入各缸火花塞,击穿其电极间隙而点燃混合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传统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传统点火系的基本工作过程:1)断电器触点闭合初级电流按指数规律增长。如图a所示。2)断电器触点打开(1)初级电流下降为0,初级绕阻产生自感电动势200—300V;(2)次级绕阻产

5、生更高电动势,互感作用,15—20Kv;如图b中实线所示.3)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过程电容放电;大电流,短时间;电感放电;小电流,时间较长实验证明:电感放电持续时间越长,点火性能越好;如图c所示.4.1.2影响二次电压的因素1.传统点火系的工作特性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是指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最大次级电压U2max随发动机转速n变化的规律。即U2max=f(n)。传统点火系的工作特性从传统点火系统工作特性曲线可知:发动机转速对点火系统最高次级电压的影响很大。次级电压随转速升高而降低,是发动机高速时容易断火的原因。2.影响次级电压的其它因素(1)发动机的气缸数—汽缸数多,U2降(2)火花塞积炭-

6、----U2降(3)点火线圈的温度---T大,R线增大U2降4.1.3传统点火系的构造1.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是将电源的低压电转变为高压电的基本元件。由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等组成。按磁路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开磁路式点火线圈和闭磁路式点火线圈。种类:开磁路闭磁路开磁路点火线圈a)电路原理b)结构示意图闭磁路式点火线圈闭磁路优点:1)漏磁少2)磁阻小3)能量变换效率高(75%)4)体积小包括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4部分。分电器由机油泵或者凸轮轴驱动,分电器轴的转速与曲轴的转速比为1:22、分电器总成(1)配电器作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送到各缸火花塞

7、。组成:分火头,中心电极,旁电极,配电器盖等。(2)断电器作用:——接通与切断初级电路,调节点火时间。组成:凸轮,触点(下—固定,上—活动),弹簧等。(3)电容器作用:吸收触点间的火花,提高次级电压。组成:电极,绝缘体等。(4)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该变化过程由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完成。调节的原理——调整触点断开的时间早晚触点越早断开,θ越大。反之亦然要使点火更加提前(θ↑),实现的方法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