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

ID:50133801

大小:3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05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1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2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3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4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级采矿工程专业实习报告一实习性质及目的(一)实习性质采矿专业生产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等专业课后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二)目的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二、实习要

2、求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3.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4.培养劳动意识、安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必须保证效果。  三、实习时间2013年8月1日至20

3、13年10月31日四、实习地点煤业有限公司五、实习单位简介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的英武乡彭家原村,距县城15km,距大运公路9km,距南同浦铁路,两渡站、灵石站7km。行政区划隶属英武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44″-111°41′02″,北纬36°34′00″-36°53′17″。井田东部与山西灵石华瀛柏沟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部与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部与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北部与山西灵石银源华强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石昕益旺岭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一)矿井交通位置煤矿交通便

4、利,井田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距灵石县城直距15km,东邻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东北距介休县城20km,与两渡火车站灵石站相距12km。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到井田有15km路程,交通条件便利。(二)矿井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地形沟谷纵横,井田内地势总体为北东高、西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东角山坡上,标高1082.5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标高为801.0m,相对高差281.5m,井田中部、西部均有基岩出露。2)河流水系井田东邻汾河,南有交口河。区内沟谷发育,沟谷内无常年

5、性流水,仅在雨季时较大沟谷有洪水流出,并很快排干,水流最终汇入汾河3)气象本区气候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11℃,最高气温37.5℃(7月份),最低气温为零下20.3℃(1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50mm,雨季集中在7、8月及秋后一段时间。平均蒸发量1500mm。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17.7m/s。霜冻期为11月至次年3月,冻土深度0.4-0.6m,无霜期为180天。4)地震井田由于处在晋中与临汾两断陷盆地接壤地带,也是太原临汾两盆地中间,因此盆地发生较大的地震均波及到本区。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赵城发生8.

6、2级地震,建国以来发生地震40余次,1975年介休发生5.6及地震,根据2001年《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本区属地震基本烈度Ⅷ度区。(三)井田地质特征及构造区域总体地质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南南西的复背斜,两翼倾向分别为南东和北西。其中波浪式平缓褶皱较为发育,局部也存在小规模的断裂,地层倾角一般为2°-15°,局部地段因断裂及褶皱影响,倾角大于20°。区域内无岩浆岩侵入。井田构造形态基本为一宽缓的褶皱构造为主,井田中部为轴向北东-南西的背斜构造(S1)。地层倾角

7、3-5°,倾向一般为北东。(四)煤层及顶板岩性井田内煤层发育比较齐全,根据地层岩石组合特征,煤发育程度和可采情况划分为二个煤层组,自下而上有太原组含煤组,山西组含煤组,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均赋存于山西组含煤组——上含煤组和太原组——下含煤组。井田共发育煤层11层,煤层总厚度为8.98m。含煤系数为6.79%。其中山西组含有2号、2下号、1号煤层,煤层总厚度1.36m,含煤系数为2.80%;太原组含有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煤层总厚度7.60m,含煤系数为9.44%。矿井开拓为9号10号联合开拓,现

8、采9号煤层。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当地俗称毛四尺。K2灰岩一般为其直接顶板。煤层厚度1.02-1.45m,平均1.29m。该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为单层,且厚度变化不大。底板岩性为泥岩及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此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