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实施.doc

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实施.doc

ID:50169957

大小:82.6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6

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实施.doc_第1页
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实施.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实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策略的实施0论文秘籍网·谈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山区信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试析高校英语分层教学现状及其实施策略·浅析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论文秘籍网搜索分层教学论文秘籍网·初中英语教学学习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营造愉快学习氛围提高英语教学·简述“前思后想”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艺术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在论文秘籍网搜索英语教学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就要在教师备课分层、课堂提问分层、测试内容分层上多下工夫,就样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分层;教学    班级授课制,这一传统的

2、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它难以面对不同学生存在差异这一现实。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同一班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教师备课分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关键。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结合各层教学总体目标,以认真钻研大纲为要求,以吃透教材内容为前提,认真设计教学流程中每一环节,尤其是对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堂问题的设计以及课外作业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现拥有的知识结构。  备课时,要做到“一总多分”,即面对所有学生的总教案,面对不同层级学

3、生的分教案、总教案,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需要,分教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他们设立适当的坡度。例如学习词汇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掌握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四会”词汇。在英语的分层教学中,针对A层学生,教授词汇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句子,句子中包含着所学词汇,通过设置语境,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并且通过句子的学习能有助于学生对新词汇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句子对其他的词汇起到复习和认识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对B层学生来说在掌握词汇的同时,要求其将有关句子翻译成中文,加强词汇在句子中的理解度;针对C层学生,在“四会”词汇基础上,适当地扩充

4、不同词性的词汇,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并要求其根据所学造句,提高学生词汇的灵活运用和写作能力。  二、课堂提问分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重要的师生互动行为,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了增强课堂针对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提问之前对不同层次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握,这样,在提问时才会将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作答。按照分层的原则,一些比较难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主要由C层学生去“探索”,较难的wh-之类的问题由B层学生来进行作答,易答Yes/No,或者比较容易回答或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简单问题主要由A层学生来完成。在处理较难问题时,我

5、们也可以先邀请A层学生回答,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B层、C层的学生进行补充,层层深入,使问题“迎刃而解”。总之,在进行教学时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使其在已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三、测试内容分层  传统的考试,无论学习情况如何,全是一张试卷,在这样的情况下,试卷难度如有加大,对A层学生来说,成绩就会不好,这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局面。为此,我们在分层教学中,最好采用不同形式的试卷。比如,在考察学生时态时:  对A层学生采用两选一的形式:  1.listen,thestudents______

6、__(sing/aresinging)inthenextroom.  2.Therains__________(run/arerunning)fasterthanthecars.  对B层学生采用四选一的形式:  1.listen,thestudents_______inthenextroom.  A.singB.aresinging  C.singsD.willsing  2.Therains______fasterthanthecars.  A.RunB.arerunning  C.willrunD.runs  对C层学生用动词的适当形式:  例题略。

7、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其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加思考,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就会更好地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爱民.初三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河北教育,2007(2).  [2]吴端辉.对多层次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上海教育,2008(2).  [论文网站][摘自:新课程·教师2011年4期](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大若岩镇中学)(作者:翁微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