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观察教案.doc

作文之观察教案.doc

ID:50276238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作文之观察教案.doc_第1页
作文之观察教案.doc_第2页
作文之观察教案.doc_第3页
作文之观察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文之观察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园林分局“课内比教学”分科月月比材料作文教学:调动多种感官学会仔细观察园林二中王爱玲教学目标:1、能够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2、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作文,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有新意。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教学难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作文,借助联想,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教学准备:两个瓷茶杯泡两杯菊花茶,一杯放糖,一杯放醋。课前每日美句: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史迈尔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仰观宇宙之

2、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一王羲之《兰亭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教学过程:一、开课前风采展示(学生讲述幽默小故事)二、教师导入感谢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幽默,我们笑过以后,明白了些什么呢?对,我们要留心生活的细节。生活如此,我们的作文更是如此,写好作文离不开细致入微的观察。《红楼梦》里有一幅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展示课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上一节关于学会观察的作文训练课。教师明确目标。(课件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三、回顾精彩片段,梳理观察角度让我们一起回顾七年级学过的文章,有哪

3、些课文因为细致入微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描写一年四季的经典美文,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沢朱自清的《春》,作者抓住季节的主要特点,写出来的文字,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这离不开作者用心的去观察,用心的去写。《童趣》里沈复就是善于观察与联想去发现事物的美妙……让文字妙趣横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现在我们一起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里的精彩段落为例具体感受(出示课件)。鲁迅先生调动了哪些感官去描写景物。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方面分析。老师强调:观察不是孤立的,一定要善于感受,借助联想。合理的联想,能使观察的对象富于生动的形

4、象,引人入胜。所以当我们把观察的事物述之成文的时候,定然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才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也离不开真挚实在的感情,有了真情实感,文字才有扣人心弦的魔力。比如《社戏》中(例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景物立刻在我们脑海里灵动,文字在我们眼前曼妙。四、我们一起回顾了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写出的美妙文字,现在就让我们调动自己的感官来一起进入观察环节。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老师手上的杯子。老师用得词是“观察”。不仅仅是要求大家“看”而应是“六官齐放”,即眼、耳、鼻、口、手、脑都动。看就看个清楚,听就听个明白,闻要闻得透彻,尝要尝出真味,就是想也还要想出个所以然,想出深度。总之,要充分利用感官紧

5、扣事物特点。(出示课件:眼看手触鼻嗅口尝耳听脑想)师:第一步,只用眼睛看,然后将观察结果描述下来。强调:仔细观察,借助联想。师:第二步,用手触摸。方法是托起茶杯,感受它的重量及温度。强调:每个杯子装满热水,不许打开盖子。师:第三步,观察泡开的菊花师:第四步,闻茶“香”。(鼻嗅)师:第五步,品茶(口尝)(每小组请一位同学上台品茶。要求:喝过之后,只许用动作来表示好喝还是不好喝,不要说出来。)师:老师问喝到放醋的菊花茶,你们这4位怎么啦?(故意激趣)菊花茶香吗?师:思考,谈自己的观察感受。(脑想)学生回答(观察不能走马观花,要把事物真正探个究竟。观察时最忌只凭主观经验,怪不得老师说写小

6、女孩的脸蛋像苹果、嘴巴像樱桃、眼睛像葡萄的作文一律零分呢!人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探究它们的实质最重要,否则要吃大亏。)老师就如何观察编了几句顺口溜:(出示课件)五官感受很重要,眼耳鼻舌都用到。身体感受与心理,合理想象不可少五、下面请大家把这节课的观察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文,要求:(课件)1、7到9分钟完成,字数300字左右。2、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3、以“这是一节观察课,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老师准备的两个瓷茶杯,据说里面泡有菊花茶”开头。(7到9分钟后,学生发言,评价。)六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范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