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doc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doc

ID:50353696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1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2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3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内容摘要】习惯是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它也是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关键词】身教鼓励表扬检查一、言传身教,树立榜样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

2、老师了,教师应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一句话,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深感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本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儿童期是关键期。陶老在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难怪人们常说: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生。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得到。上

3、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他们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们就学了自爱。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天真无邪,不管做什么都以长者的行为为参照物。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老师的崇拜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老师特有的期待和依赖

4、,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老师要特别重视语言的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老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使用文明用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亲和力,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很多时候,老

5、师就像是一面镜子,是学生对照自己行为的参照,而小学生与班主任朝夕相处,镜子效应就更容易形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整理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捡起,而且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

6、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得都很好。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加表扬鼓励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任何规范和要求都仅仅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外因,激发、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集体教育才是根本。低年级的孩子最崇拜老师,期望当小老师,小干部,因此,老师要给孩子创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机会。建立值日班长制,检查卫生。带个“小老师”上岗证,每天检查同学读书情况,让每位学生轮流尝试角色体验,既培养了责任心,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儿童都希望获得成功,以满足“自我实现”的成长需要。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

7、的鼓励能激发低年级儿童的进取心。这样的鼓励不止是来自教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班内可开展了为自己评奖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这样的评比活动,提高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常规要求落实每一位学生的行动中去。三、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巩固的行为习惯,老师要根据训练的规范和要求,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过程进行检查、评价、调节和控制,使良好习惯得到强化并形成稳固的行为方式,不良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一个班级而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检查督促,一天一公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