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ppt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ppt

ID:50416327

大小:390.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13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ppt_第1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ppt_第2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ppt_第3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ppt_第4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

2、名为《嘉祐集》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3苏洵散文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欧阳修称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曾巩也评论其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婉转见长。苏洵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忧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其文章语言古朴简

3、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4写作背景宋王朝在同辽和西夏的关系上,一直软弱无能,苟且偷安,因此苏洵的忧国之心,甚于忧民。他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

4、专著,本文是其中的一篇。5糜(mí)鹿谨烽燧(suì)严斥堠(hòu)丰犒(kào)蓄(xù)其怒蜥(xī)蜴(yì)使之狎(xiá)而堕其中缒(zhuì)兵于穴中知势则不沮(jǔ)尺箠(chuí)据兵而寝(qǐn)冠胄(zhOu)衣甲有所恃(shì)正音6解题心术:1居心(多指坏的)。如“心术不正”2心计、计谋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7朗读课文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逐段疏通文意8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5、,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做将领的方法,是应当先加强内心修养的锻炼,即使是泰山崩倒在眼前,也面不变色;麋鹿突然从身旁跑过,也目不转睛。只有这样,然后才能够掌握战争情势变化的利弊,才能正确地对付敌人。9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是用兵打仗,要崇尚正义,不合乎正义,即便有利,也不轻举妄动。这不是因为轻举妄动会决定胜败利害,而是因为这样做终有一天会给自己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只有正义,才能激怒战士,而战士

6、一旦为正义所激怒,才可以使之百战而不殆。通“尚”10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大凡战争的道理是:还没有发生战争,要积蓄储备好财力物力;将要发生战争,要培养战斗力;已经发生战争,就要保持士气;战争已经战胜,要保持将士的斗志。11谨烽燧,严斥堠(hòu),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谨慎作好烽燧报警,严格进行侦察探望,使种田的人没有什么顾忌,如此来积存财力;给予士兵优厚的犒赏,使他

7、们得到足够的休整,如此来使士兵保持他们的战斗力;打了小的胜仗,要更振作精神,受到小的挫折,要更给予激励,以此来保持士气;用人时不要满足他的所有要求,以此来保持他的斗志。通“励”12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因此,让士兵经常保持旺盛的斗志,有所希求而没有完全得到满足。斗志旺盛,就会有无穷的勇气;欲望没有满足,就会有不尽的贪心。因此,即使兼并了天下,士兵们也不会厌恶战争,这就是为什么

8、黄帝经历了七十多场战争而士兵却仍然不懈怠的原因。不保养心志,即使打胜了一场战争,这支军队也不能再用了。通“怠”13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是做将领的,应该足智多谋而又号令严明;凡是做士兵的,应该愚鲁无知,(只懂得遵循将令)。智慧,则他人无法揣度你的意图;严明,则士兵不敢违犯你的将令。因此,如果让士兵都跟随将领听从命令,如何能够不愚鲁无知呢?只有士兵愚鲁无知,才能够同将领去拼死。14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