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预习方法.doc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doc

ID:50440402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doc_第1页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doc_第2页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doc_第3页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预习方法桥板中学覃凤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所谓备学也就是预习。对于刚上初中的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的预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预习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预习,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又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

2、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多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所以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他们认为既然老师在课堂上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么,到底如何预习课文?在预习过程中

3、需要完成那些任务?我在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预习:  1、总览单元。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2、分析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透视”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    3、辨别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事件

4、及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等。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    4、熟悉作者。    5、了解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如课文中选入的伟大作家鲁迅的文章,大多内容与背景有直接的联系。    6、分析提示。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些“提示”就是帮助预习课文的“钥匙”。“提示”一般提供以下信息: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5、,结构安排,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等。预习时若带着这些信息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7、研读课文。在研读时,切不可浅尝辄止,应仔细阅读,深入体会。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应查工具书。生动而典型的句段要反复阅读,进而阐明和作注。发现疑点,若思之不解,可在听课时解决;若课堂上未涉及,下课要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切不可就此放过。    8、思考练习。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答案。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

6、时间。   总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进步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学生扎扎实实搞好课前预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