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

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

ID:50514120

大小:1.6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4

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_第1页
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_第2页
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_第3页
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_第4页
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麻疹患者的护理查房logo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为特征。麻疹传染性强,病后可获终身免疫。2临床表现1.潜伏期约10日。曾接触过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2)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其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

2、血横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3)科氏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4)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3(5)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出现红色细小内疹。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黏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

3、红晕,称麻疹黏膜斑,为该病早期特征,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黏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1~2日,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

4、泻和呕吐。阑尾黏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4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5并发症1.支气管肺炎--最常见2.喉炎--窒息3.心肌炎4.脑炎5.营养障碍6.结核病恶化6辅助检查1.多核巨细胞检查2.麻疹病毒抗原3.

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较多4.血清特异性抗体--IGM7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2.皮肤完整性受损3.营养失调4.潜在并发症5.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呼吸道排出的病毒有关8护理目标1.体温正常,一般情况良好。2.皮肤无破损,无继发感染发生,皮疹消退。3.营养状况改善,体重不下降。4.无并发症发生9护理措施1.实施呼吸道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隔离期护士接触患者后应在通风处停留20分钟左右。2.饮食护理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多喂温开水,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不

6、可忌嘴,恢复期尚应加餐。3.保持皮肤、口腔、鼻腔及眼的清洁发疹期应清洁皮肤,勤翻身和更换内衣。眼分泌物多时,可用氯化钠溶液或2%硼酸水溶液清洗。4.高热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保持室温于18~22C,湿度50%~60%。衣被穿盖适宜,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监测体温,观察热型。高热患儿可用小量退热剂,忌用醇浴、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105.并发症的观察密切注意热型和出疹时的表现,如出疹时高热骤退或疹出齐后高热不退、

7、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做好相应处理。6.预防A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B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C保护易感人群(1)自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2)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11护理评价1.患者体温是否恢复正常。2.皮

8、肤黏膜是否完好,未发生继发感染。3.患者是否营养供应充足,体重增加,精神良好。4.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发生。1213谢谢聆听!log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