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模板.doc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模板.doc

ID:50546765

大小:10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1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模板.doc_第1页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模板.doc_第2页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模板.doc_第3页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模板.doc_第4页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模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模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1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1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2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3五、环境条件3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4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5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6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8十一、结论9十二、附加说明9I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简要叙述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意义,简要分析建立计量标准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建立计量标准的传递对象及范围二、计量标准

2、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用文字、框图或图表简要叙述该计量标准的基本组成以及开展量值传递时采用的检定或校准方法。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应符合所建计量标准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规定。9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计量标准器名称型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制造厂及出厂编号检定或校准机构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主要配套设备9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明确给出整套计量标准的量值或量值范围、分辨力或最小分度值、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指标。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

3、数的计量标准,必须给出对应于每种参数的主要技术指标。若对于不同测量点,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不同时,建议用公式表示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与测量点的关系。如无法给出公式,则分段给出其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对于每一个分段,以该段中最大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表示。如果对于不同的分度值具有不同的测量不确定度时,也应当分别给出。五、环境条件(与申请书中的相应栏目一致)序号项目要求实际情况结论1温度2湿度3456789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根据与所建计量标准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4、,画出该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要求画出该计量标准溯源到上一级计量标准和传递到下一级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上一级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方法计量基(标)准名称: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保存机构:上本级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方法计量标准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下一级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9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9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9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

5、不确定度评定本栏应详细给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当对于不同量程或不同测量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不同时,如果各测量点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差别不大,允许仅给出典型测量点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应分别给出各主要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9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验证方法可以分为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两类,原则上应采用传递比较法,只有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情况下才允许采用比对法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并且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应尽可能多。1、传递比较法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测量一稳定的被测对象,然

6、后将该被测对象用另一更高级的计量标准进行测量,那么,应满足下式:式中:——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测得的结果;   ——用更高级的计量标准测得的结果;   Ulab——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测量时的不确定度;   Uref——用更高级的的计量标准测量时的不确定度。2、比对法若被考核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ylab,其测量不确定度为Ulab,在被考核实验室测量结果的方差比较接近于各实验室的平均方差,以及各实验室的包含因子均相同的条件下,应满足9十一、结论  经过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所建计量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

7、程或技术规范、是否具有相应的测量能力、是否能够开展相应的检定及校准项目、是否满足本规范要求等方面给出总的评价。十二、附加说明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