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doc

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doc

ID:50572217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doc_第1页
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doc_第2页
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doc_第3页
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内容摘要】民间戏曲艺术是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民间戏曲艺术呈现出不断削弱与衰退之势。文章以潍坊市临胸县为例,客观分析了该县小戏艺术的兴起根源、发展动源及艺术特征,论述了小戏艺术发展活力之源在于人民群众这一艺术准则,给人以启示与思考。【关键词】人民群众小戏艺术活力之源民间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以潍坊市临胸县为例,辨析民间小戏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來,会得到一定的启示与收益。地处山东中部的临胸县,素有小戏之乡的美誉。临胸小戏经丿力了漫长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在小戏文化的带动下,该

2、县各项文化事业十分兴旺,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国文化模范县”等称号。临胸县小戏艺术兴起的根源是什么?持续发展的动源是什么?它的艺术特征又是什么?带着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探究。一、历史戏曲文化:植根群众,培养群众临胸县历史悠久,文脉昌盛。早在明代,著名散曲作家冯惟敏创作出了许多杂剧作品,英代表作《梁状元不服老》《僧尼共犯传奇》等均载入中国文学戏曲史而独树一帜。清朝时期,临胸民间产生了周姑戏,经常演出的剧目有40余出,呈现出“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盛况。新中国成立前后,该县兴起京剧热,小型及折子剧冃演出活动遍及全县。县京剧团常年坚持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

3、受到广大群众喜爱。20世纪60年代,县吕剧团每年为群众演岀达500余场。临胸还先后出现过歌剧、河北梆子、评剧、话剧、花鼓戏、高跷戏、秧歌剧、快板剧等剧种和剧目。各类戏曲文化的兴盛,培养了民间群众的戏曲艺术爱好与习惯,为戏曲艺术的发展繁荣奠定了丰厚的根基与土壤。二、小戏之乡形成:依靠群众,为了群众70年代初,县内作者创作出了快板剧《半边天》,创新式地运用合韵快板式说词喜剧化地道出了广大妇女“就是看不见的半边天”的心声,引发了人们对小戏艺术的情趣。随之《鱼水新曲》《好媳妇》等百余出优秀小戏脱颖而出。1973年,县委组织《永不生锈》《半边天》《雏鹰展翅》三出小戏向山

4、东省委机关做专场演出,在全省文化界叫响了“小戏之乡”的美称。接着,临胸小戏如雨后春笋般兴旺起来。仅1988年至2000年间,全县参加省市调演会演小戏75个,获奖剧目55个,各级报刊、电视台刊用、录像28个,其中小戏《半边天》经加工后由长春电影厂拍成戏曲片在全国放映。小戏《借媳妇》先后由山东电视台、屮央电视台录播。同时,《山胖子》《抢福》等10余出小戏剧目分别由省、市电视台拍成电视剧播出。临胸小戏在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道路上不断走向繁荣。三、临胸小戏特征:來自群众,服务群众一种民间艺术形态的兴盛与发展,都源于一种特有的艺术格调及文化魅力。临胸小戏是基层劳动人民从

5、牛活现实出发,依据其艺术欣赏习惯及品位标准创造和磨炼而成的艺术,这就决定了临胸小戏的风格和表现特征。首先,临胸小戏均系当地劳动群众所创作和演出,是当地人民生活境迁和喜怒哀乐最纯真的缩影,充分展现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口我服务、自我娱乐的群众艺术形态,是一种民间文化资源的有效发挥,颇具人民性特征。其次,临胸小戏编者与演唱者,人在基层,心与群众共存;身在现场,情与群众感同,取材多为基层群众所熟悉的人和事,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观念、新面貌、新生活,体现了广大群众的主流意识与愿望,尤其是紧跟形势积极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及时宣传党在社会、经济、

6、文化建设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体现了党的文化服务方向,赢得了各级党组织及政府部门的赞赏与支持,这也是临胸小戏得以不断兴旺发展的重耍特征与根源。再次,临胸小戏以小见大、视觉新颖,剧目短小精炼、形式生动活泼、情节单纯质朴、形象个性鲜明、性情泼辣风趣,尤其是充分运用当地民间生动的口语,加以提炼,叙事处生动具体,抒情处感情浓郁,嬉闹处诙谐有致,讽刺处尖锐泼辣,使人感到真诚亲切,易说易懂,颇具亲和力,极易与基层群众发生共鸣。还有,临胸小戏剧日小、演员少,所用服装道具少、开支费用少,不受场地、设备等条件所限。场间、地头、集市、庭院皆可随意演出,不仅具有传统的舞台性、表演

7、性,还具有现代文化的情趣性、大众性、灵活性等特点。这种便民利民的文化形式成为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文化载体,它生动体现了艺术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艺术成果惠及人民、由人民共享的文化准则。四、未来展望:发动群众,惠于群众近年来,临胸县小戏仍常有不少优秀剧目面世。继小戏《借媳妇》被选为山东省代表剧冃两次进京演出并获得文化部群星奖之后,2012年创作演出的《老英雄》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戏曲小品大赛被评为金奖;2013年《骆驼石》参演全国“十艺节”荣获群星奖,展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生机与希望。但是,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期待、新需求,临胞小戏显露出创作骨干渐老渐少、

8、演出队伍经费短缺、群众需求不断提升等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