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常识.pdf

文化传统常识.pdf

ID:50642159

大小:436.9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6

文化传统常识.pdf_第1页
文化传统常识.pdf_第2页
文化传统常识.pdf_第3页
文化传统常识.pdf_第4页
文化传统常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传统常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传统常识1.关于我国著名园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枫桥夜泊》涉及的城市是留园所在地B.十二兽首曾是颐和园的镇园之宝C.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D.苏州拙政园整体呈现均衡对称的格局【解析】选A。A项,《枫桥夜泊》涉及的城市是苏州,而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涉及同一城市“苏州”。选项表述正确,当选。B项,十二兽首曾是圆明园的镇园之宝。由意大利籍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

2、建成。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苏州拙政园呈现出的是不整齐、不平衡、不规则、不整齐一律的空间布局。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2.我国古代用“金”“石”“丝”“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A.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B.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C.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D.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解析】选C。“金”指的是金属乐器,比如铜制的编钟等;“石”指的是石制乐器,比如磬等;“丝”指的是弦乐器,比如琵琶、古筝等;“竹”一般指管乐器,比如竹笛等。A项,“钟磬”是古

3、代两种重要的击打乐器,“磬”是用石头磨制的,其起源时间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钟”是众乐之首,由金属制成,因此属于“金”。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琴的本义:一种梧桐木制作的带空腔的五弦或七弦弹拨乐器。因此属于“丝”。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笛”,吹奏乐器,大部分是竹制的。因此属于“竹”。符合题意,当选。D项,“筝”,拨弦乐器,形似瑟。因此属于“丝”。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3.下列与对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写的是元宵佳节B.“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

4、回苦海梦迷人”是西汉人写的C.“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书写习惯D.“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适合作为理发店的对联【解析】选B。A项,“不夜灯光”、“圆满乾坤”描写的是元宵节挂彩灯、赏园月的情景,选项表述正确,排除。B项,“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山东济南千佛山兴国寺大门两侧的对联,出自于清末秀才杨兆庆,选项表述错误,当选。C项,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也就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1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庆”和“春”

5、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书写习惯,选项表述正确,排除。D项,“弹冠”和“搔首”生动地写出了理发前后的动作,且对仗工整,适合做理发店的对联,选项表述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4.燕京八绝是指具有“京作”特色的八种工艺门类,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又承袭了宫廷文化的精髓,是北京的艺术典范。下列关于燕京八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画壶属于燕京八绝之一B.八大工艺门类均兴起于清代,并形成了宫廷特色C.燕京八绝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D.这八类工艺品均以皇家生活场景为创作内容【解析】选C。A项,内画壶是清代末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汉族

6、特有的传统工艺品,最开始只是为了装饰鼻烟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工艺,不属于燕京八绝,而燕京八绝指的是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八大工艺门类并不都是兴起于清代,只是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像玉雕、雕漆在明代就已有;金漆镶嵌在元代就已经颇为成熟;花丝镶嵌在明代就已产生;宫毯在元代就已产生;京绣在唐代就开始兴旺,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2006年至2008年,燕京八绝先后有七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京绣也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

7、产名录》,选项表述正确,当选。D项,燕京八绝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但不都是以皇家生活场景为创作内容,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5.下列我国古代绘画理论名句所表达的美学理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到处云山是我师B.搜尽奇峰打草稿C.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D.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解析】选C。A项,“到处云山是我师”出自元朝赵孟頫,表达了其重视向自然美学习的美学观点。B项,“搜尽奇峰打草稿”出自清朝石涛,表达了其注重艺术与生活、自然的关系,注意感同身受和提炼构思相结合的美学思想。C项,“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8、”出自宋朝苏轼,表达了其重视绘画的意境,注重神似,反对形似,反对程序束缚的美学思想。D项,“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出自明朝王履,表达了其主张向自然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描绘的美学思想。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