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oc

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oc

ID:50676656

大小:37.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oc_第1页
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oc_第2页
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oc_第3页
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  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归纳亚健康状态的病因,既有社会学、心理学因素,也有环境学、生活方式和遗传学因素的不良影响,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于人群亚健康状态评估的研究,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其研究的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关键词】  亚健康;亚健康状态评估  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其余75%左右处于非健康、

2、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包括了社会学、心理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学、生活方式和遗传学等多个学科。如何减少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人群,增加第一状态(健康状态)人群成为近来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  1.亚健康状态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诺贝尔奖得主PeterMedawar曾经说过:延长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是医学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切医学研究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健康观也随之发生变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不

3、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随着健康新概念的提出,医学模式也逐渐发生了重大变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成为现在及以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医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首先提出:人体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国外将其称为第三状态,我国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正是健康的新概念及新的医学模式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进展。  当前,“减少风险,延长健康寿命”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面临的任务。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危险不是具体的疾病,而是体重过轻、不安全的性行为等十大风险

4、因素,这些因素导致的死亡合计占世界范围全部死亡的1/3以上。在中国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烟草、酒精、血压、胆固醇和肥胖五大因素造成的疾病负担至少占总负担的1/6。报告同时指出,政府在提高健康水平方面具有指导作用,需要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风险预防,以利降低未来可避免的死亡率。世界卫生组织的《迎接21世纪挑战》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正确认识健康的内涵,保持人体健康状态,干预亚健康状态,降低发病率将成为全世界以后研究的重点课题。  2.亚健康状态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

5、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国际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并非偶然,正是现代人注重健康,重视在疾病前防范其发生、发展的健康新思维的充分体现。虽然亚健康在症状上表现的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但从整体看,它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密不可分。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既可向健康状态,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究竟向哪方面转化,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的免疫力水平。向疾病状态转化是亚健康状态的自发过程,而向健康状态转化则需要采取自觉的防范措施,加强自我保健,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等措施。需要指出的是,亚健康过程有着较大的时空跨度,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若干问题还有

6、待于探索。由于人们在年龄、适应能力、免疫力、社会文化层次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较常见的是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免疫力降低,出现躯体疲劳、易感冒、稍动即累、出虚汗、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性功能障碍等。亚健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慢性疲劳综合征、信息过剩综合征、神经衰弱、肥胖症等若干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对疲劳综合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中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疲劳,人数约为300-500万,其中1/8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症,英国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男性与25%的女性总感觉疲劳,其中约1/4可能为

7、慢性疲劳综合症。目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美国发病人群多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年轻白人中,其中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群体,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日本国立公共卫生院最近在政府支持下,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在全国5000余名15-65岁人士中,表示目前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其中因学习压力过重、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了44%,还有36%说不出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