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ppt课件.ppt

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ppt课件.ppt

ID:50686739

大小:2.40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3-15

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1页
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2页
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3页
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4页
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 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类第一节植物的起源及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第二节植物的演化与传播第三节植物的分类1第一节 植物的起源及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1、植物的起源2、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3、几种主要作物起源中心2植物的起源现代栽培的植物都是过去不同历史年代,在人们对野生植物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采集、移栽、驯化、选择、杂交和培育等一系列过程逐渐演变进化而来的。那么,它们的原产地在哪里,祖先分布及其构成如何,最初是如何由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的,这些问题都是植物起源研究的基本内容。关于植物的起源,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历程:“特创论

2、”和“进化论”。第一节3植物的起源特创论18世纪及以前的时代,基督教所支持的“特创论”,也即“神创论”占统治的位。瑞士著名分类学家林奈(Linnaeus,1707-1778)是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忠实捍卫者。近代植物地理学家的创始人――德国的哈姆布特(Humbuldt)也认为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和年代是及其神秘的。第一节4植物的起源进化论19世纪以后,拉马克(J.B.Lamark,1744-1829)和达尔文(C.R.Darmin,1809-1882)进化论先驱的生物进化思想普及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起源,现存

3、的多种多样的生物都是在与其生存环境以及自身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尤其是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崛起。进化论认为现代栽培植物都是由古代以来野生植物在不同的时期经人们驯化、培育、选择,进化而来。5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19世纪以后,许多植物学家开展了广泛的植物调查,并结合植物地理学、古生物学、生态学、考古学、语言学和历史学等综合研究,先后总结提出了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分别是德坎道尔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瓦维洛夫栽培植物起源

4、中心,勃寂尔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达林顿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茹考夫斯基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哈兰的栽培植物起源分类。6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德坎道尔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德坎道尔是研究世界栽培植物起源最早的学者,出版了《世界植物地理》(1855)和《栽培植物地理两部著作》(1882),考证了247种栽培植物,他指出栽培植物最早被驯化的地方可能是中国、西南亚、埃及和热带亚洲。7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瓦维洛夫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前苏联著名植物学家瓦维洛夫(NikolaiI.Vavilov)是研究栽培植物起源最著名的学者,瓦维洛夫从1923-1931年

5、,对世界60多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搜集了2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通过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并做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发现了物种变异多样性地理分布的不平衡,1926年出版了《栽培植物起源中心》,提出了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瓦维洛夫8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瓦维洛夫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五个要点)(1)世界上某些地区集中表现一些栽培植物的变异。凡是集中分布一个物种大多数变种、类型的地区,就是这个物种的起源中心。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所以起源中心又可称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化中心(centerof

6、diversity)。9(2)有些栽培植物有几个起源中心,起源中心还可分为原生中心和次生中心。原生中心是指某栽培植物种或变种的原产地,次生中心则是指从其他地区引进后经过变异和杂交又形成许多类型的地区。这两者可根据显性基因的多少来区别,次生中心往往在原生中心的周边,是由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多样性新区10原生中心原生中心也叫初生中心(primaryorigincenter)是指某栽培植物种或变种的原产地(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意为当地野生类型被驯化的区域,一般有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 ②有原始特有类型; 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7、 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11次生中心次生中心(secondaryorigincenter),也叫次生基因中心,是指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当到一定范围时,在其边缘地区又会因作物本身的基因突变、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许多变异类型、由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也有4个特点即:①无野生祖先; ②有新的特有类型,如高粱,初生中心在非洲,但是在中国形成糯质高粱,中国即为次生中心; ③有大量的变异; 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12初生中心次生中心①有野生祖先无野生祖先 ②有原始特有类型有新的特有类型 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有大量的变

8、异 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有大量的隐性基因13(3)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着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如地中海地区的禾本科作物都表现为植株繁茂、穗大粒多、粒色淡、高产、抗病,而我国的禾本科作物则生育期短、植株矮、穗粒小、后期灌浆快,多为无芒或勾芒。最重要的栽培植物开始发展的地带在北纬20°~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