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绿化防污效应及植物配置

工厂绿化防污效应及植物配置

ID:50691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21

工厂绿化防污效应及植物配置_第1页
工厂绿化防污效应及植物配置_第2页
工厂绿化防污效应及植物配置_第3页
工厂绿化防污效应及植物配置_第4页
资源描述:

《工厂绿化防污效应及植物配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厂绿化防污效应及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摘要:介绍了绿化防污效应,包括降低大气有害气体浓度、吸滞粉尘、减少空气含菌量及放射性物质含量、衰减噪声、改善小气候等,并提出工厂防污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方法。  关键词:工厂绿化;防污效应;种类选择;植物配置    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重问题,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大量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排入环境中,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整个生态系统也受到了破坏。绿色植物可维持氧气、二氧化碳的平衡,对有害气体、粉尘和噪声具有吸附、阻滞、过滤作用,可以净化环

2、境[1-2]。因此,对于产生大量污染的工厂企业来说,绿化建设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1绿化防污效应  1.1降低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大片的树木绿地,能吸收空气中部分有害气体,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如:大叶黄杨、女贞、夹竹桃、合欢、广玉兰等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女贞、泡桐、刺槐、大叶黄杨等都有很强的吸氟能力;构树、合欢、紫荆、木槿具有较强的抗氯、吸氯能力。据测定,1条宽5m的悬木林树林带可使二氧化硫的浓度降低25%以上,加杨、桂香柳等能吸收醛、酮、醚等有毒气体。含氯气空气随气流通过宽

3、15m、高7m,郁闭度为0.7~0.8的丛林后,氯气浓度降低了59.1%;含氟化氢空气通过宽20m的阔叶林带后,氟化氢浓度比空旷地降低10%以上。  1.2吸滞粉尘效应  绿地、林带对减少大气降尘量和飘尘量的效果非常显著。据测定,一年当中绿地中的降尘量都低于工业区、商业区和生活居住区。有绿化林带阻挡地段,比无林空旷地带降尘量减少23%~52%,飘尘减少37%~60%,草坪的减尘效果也较显著。据测定,当风速为4级时,在铺满草皮地段,空气中未检出飘尘;在树木少、无草皮地段,飘尘达0.77mg/m3,在地

4、面完全裸露、树木稀少地段,飘尘达9mg/m3。  1.3减少空气含菌量及放射性物质含量  由于绿化树木的减尘作用以及树木本身分泌杀菌素,使绿地空气中含菌量大大减少,如悬铃木叶子揉碎后,能在3min内杀死原生动物。城市中绿化区域与非绿化街道相比,空气中的含菌量减少85%以上。树木对放射性物质有吸收、过滤作用,从而降低空气中放射性物质含量。试验表明,树林可降低入侵放射物质30%~60%,从而减少辐射的传播。  1.4衰减噪声,改善小环境气候  绿色植物对声波有散射、吸收作用,绿篱、绿墙对于声源和接收点在

5、其高度以内的噪声阻隔和吸收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表明,当噪声通过由2行松柏及1行雪松构成18m宽的林带后,噪声减少了16dB,通过36m宽的林带后减少了30dB。同时,常绿阔叶树比阔叶树、有叶期比无叶期有较好的减噪效果[3-4]。  工业区绿化除减轻大气污染外,同时对改善小气候也有显著效果,它对调节气温、空气温度、气流、太阳辐射等都有良好作用。据测定,盛夏树林下气温比裸地低3~5℃。绿色植物在夏季能吸收60%~80%日光能、90%辐射能,使气温降低3℃左右;公园的相对湿度比其他绿化少的地区高27%,行道

6、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2工厂防污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  要搞好工厂的绿化,必须做到适地选树、因厂选树,确保植物良好生长,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选择优良的防污绿化植物,除必须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外,还必须尽可能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抗大气污染能力,最好选兼抗数种污染物的种类;二是具有净化空气的能力,特别是具有较强抗性且净化效能高;三是适应性强,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耐滞以及土壤酸碱适应范围广;四是有较好的绿化、美化效果;五是容易栽培管理,萌生能力强[5-6]。  工厂是大气

7、污染物的主要发源地,工厂内部绿化布置,要从减少工厂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和工厂本身对空气净化的要求2个方面出发。绿化植物的配置原则为:根据厂区内功能分区,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绿地在改善环境、卫生防护、保障生产、创造舒适优美的休息环境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生产车间周围污染物相对集中,宜栽植以抗污、吸污能力强的树种,以草坪、乔灌木形成一定空间和立体层次的屏障;办公楼和生活区污染程度较轻,绿地建设以满足人群对景观的美感和接近自然的愿望为主,宜配置树群、草坪、花坛、绿篱;在工厂道边种植乔木作行道树,构成林网

8、,形成工厂绿化的骨架。  3结语  工业企业、园林、环保等各部门应重视工业企业绿地建设,做好工业企业绿化建设工作,发挥其在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参考文献  [1]孔国辉.大气污染与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2]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付书英.常用树种抗污染特性的浅析[J].河北林业科技,2005(Z1):47-49.  [4]薛静辉,郄燕婷,冯新华.曹妃甸工业区工厂绿化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